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3)

计划总结
2010/11/1
进一步做好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明确每一板块的管理责任人,确保分工明确,及时上传资料,及时更新栏目,一如既往地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校园网的每个栏目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上传资料,原则上是每周至少1篇。每月检查,按时完成的责任人,记入教科研加分:2分/月。
加强新闻报道管理,提高负责报道老师的积极性。相关活动要安排专人报道。每篇新闻报道加2分,由专人负责统计。
建立网络化的科研组织:完善由教科室——课题主持人——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组成的四级科研网络;建立“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例会制”。
进一步细化教科研板块的管理。每个课题组板块下分为:计划总结、活动掠影、成果汇展、他山之石等四个子栏目。每个课题组每个月至少在“他山之石”子栏目上上传1篇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章,作为本组老师的学习与“跟帖”内容,每月10日由课题组长负责检查“跟帖”情况;“成果汇展”栏目要及时上传本组老师的教科研实绩如相关论文等。每个课题组要加强校园网上本课题组栏目的更新与资料及时上传工作。
教科室做好督促与检查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质量,努力使网络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
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要突出多元化成果体现,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效的第一指标;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经验的积累推广上。每位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叙事、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进一步办好《学生日记集》和教师的“荷韵墨香”系列论文集、“岁月留香”系列随笔集的编辑工作,重视提升论文质量。教科室将组织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本学期在论文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要有新的提高;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校的品牌提升上,要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办学的影响力,以活动促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
第四,提供展示平台,发表学生作品。
以《中小学电脑报》和《苏州日报的教育周刊》为平台,做好学生优秀作品的推荐与发表工作。学生作品涉及各个学科:如电脑绘画、各科小论文(语文、数学、英语等等)。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将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努力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为提高全校老师的教育科研水平、顺利实现达标升级的目标而努力。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