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期培优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2011/12/9
紧张的署期培优工作结束了,现将本期培优工作做以简单的回顾总结。
时间安排:一个月(从7月8日-8月8日)。
基本情况:一至六年级都有,学生情况参差不齐,三、四年级学生情况最差,都是班里的倒数生。一、二、五、六年级学生情况较好。
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根本,以培优为宗旨,查漏补缺,根据学生的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辅导内容。五六年级重点学习了几何图形的面积的求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三四年级学生基础太差,以查找漏洞为主,对上学期知识点进行了查补夯实。一二年级一方面对上学期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夯实,另一方面拓展了知识面,对二年级的知识点进行了渗透。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人人感到“我能行”;
2、强化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做好笔记、经常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具体做法:
一、善待孩子—爱小屋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因此,我首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每天把小屋清理得干干净净,调好室内温度,让学生在火热天感觉到屋子凉爽舒适; 其次,创设美好的心理环境。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高高在上,在老师面前不可随便说话。为了消除学生这种心理障碍,我就鼓励学生与老师拉家常,说心里话。一次开玩笑中,我说“谁最胖?”一个一年级小同学说“老师你最胖”,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还有一个同学因多种原因,形成一种孤癖胆小,在人前不敢说话的性格,我就专门为他创造说话的环境,让他多回答问题,予以壮胆、鼓励,让大家肯定他的进步,使这个同学感觉到了老师的关怀,同学们的帮助,小屋的温暖。面对学生一次次的出错,我们做到孜孜不倦,不厌其烦。“不要怕,我们重来,认真查找问题在哪,我就不信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就这样鼓励学生要不怕困难,问题越大越不放过!同学们对老师的感觉就似他们的朋友。难怪一个学生告诉家长“我就喜欢去育才小屋学习,那里的老师不打不骂、有耐心、关心我们,我就喜欢那里的老师”。
二、培养兴趣—爱数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根据多年的经验,体会到:大多数对学习(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失去信心的学生,都是因为他学不懂,学不会才破罐破摔,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只有在学会了,学好了,取得优异成绩领先于他人时才会有成就感,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所以,我首先吃透学生,循其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设计辅导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得懂,弄得通。例如有个六年级学生他毕业考试只得了20分,我就通过让他做习题了解他哪些知识点没学会,结果发现他连两位数四则运算都不过关,我就改变了对他的辅导计划,不让他跟六年级而让他跟上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设计内容切合了他的实际,他能接受了,练习本上叉号少了,鲜红的对号,100分多了,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学习兴趣随机也上来了。同学们的同感是:“我原来就不爱学数学,现在可喜欢学数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