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德育主题活动方案(2)

活动方案
2012/8/30
2、组织征文评比
【范例】
背景分析:
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习惯常常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好习惯。在众多的好习惯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最重要。”
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有着一些理解的偏差,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注重智育多,而关注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少。不能否认,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多,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少,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少。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导致在我校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表现: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随手乱扔乱丢现象突出;对父母长辈没
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易满足,不求上进,只求得过且过;攻击性强,抗挫折差,一味追求享受、时髦,却不肯付出,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遇事推脱责任,责任感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严于律人,宽于待己……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当今,无论谁,要想在他将来的本职工作和学习中作出成绩,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获得成功,他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最本质的东西。
同时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也要从道德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点切入。而抓责任教育就是这个切入点。所以,德育处本学期把 “中学生的责任教育研究”作为新的课题,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为突破口,以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标展望:
“做负责任的中学生”德育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努力营造“责任教育”校园文化,在理论、实践和教育文化上寻找一条切合学校实际的有效提升德育成效的途径。
主题:“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负责,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主题阐述:“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负责”,就是以学生的“责任心”为突破口,将学生培养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具体分为:感受现实,确立目标,增强对自己的前途负责;行为规范,从小事做起,在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负责;在对“责任”的思考中,坚定对集体的负责;与长辈对话,理解为家庭负责;探究生命的意义,明确对社会责任;走向明天,将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一体。具体如下:
1、学会对自己负责
让学生感受现实,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学会珍惜生命,学会健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注意安全,不做无谓的牺牲;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受利诱;学会求知,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学会生存,终身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生活,情趣健康,善于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不看色情、迷信的书刊,不进不健康的场所;学会审美,注重仪表,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2、学会对他人负责
培养学生
从小事做起,在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责任。学会尊重他人、敬老爱幼、帮助残疾人;尊重老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真诚相待,发生矛盾做自我批评,不讲粗话、脏话,同学间不打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未经他人允许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
3、学会对集体负责
要增强集体观念,积极参加团队活动、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会爱护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宣传栏、布告栏等处涂沫刻画,爱护花草树木、保持校园整洁优美;热爱学校,珍惜集体荣誉,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集体争光;学会合作,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使命,实现在发展集体事业中才能发展个人;要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利益的原则,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4、学会对家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