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3)

工作总结文章
2014/4/4
受到了各级党政和人民群众的好评。1月25日,遂宁电视台《红土地》栏目连续两期对我局支部建设工作作了专题报道,3月9日,省委组织部党建办领导一行到我局就党支部建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局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3月26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对我局2010年新会“5.9”命案侦破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队伍建设成果得到凸显。
一是以构建学习型警队为重点,全面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坚持落实会前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周五集中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集中统一到了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和部署上来,树立了民警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念,确保了队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创新支部和文化建设,助推公安业务工作。一季度,我局坚持以支部和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进一步落实支部阵地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深化警营特色文化建设,打造文化亮点,激发支部活力,以人文警务统揽队伍建设,以队伍建设促进公安业务工作再上台阶。
三是做好了困难民警、离退休民警和伤残病故民警抚恤救助工作,看望民警职工85人次,发放慰问金8000余元。
四是继续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民警综合素质。继续狠抓了“轮值轮训”工作,学习成果得到较好体现。一季度,为期15天的“轮训轮值‘刑侦专业’”培训班已经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各级领导好评。第二期“轮值轮训‘治安专业’”培训班和公安在职“法学”研究生报名工作也在积极筹办之中。
五、完善举措,深入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局民警结合“恳谈月”和“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深入社区和村、社,重点排查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邻里纠纷等引发的矛盾,对排查出的隐患运用多种手段,使矛盾和闹事苗头化解在了基层萌芽状态。一季度共排查出不稳定因素126件,预防群体性事件5起,主动参与化解78起;受理各类来信来访26起,调解各类纠纷365起,社会环境持续稳定。
(二)积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各支部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立的“旅发年”、“环境创优年”、“城乡环境治理提升年”目标要求,以“‘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为载体,发扬“白+黑”、“5 +2”精神,广泛听取各界群众的心声,做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截止目前,我局共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70余场次,参与民众近2000余人次,共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176条,当场解决60条,承诺解决55条,移交、协助解决24条。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
(三)完善制度深化信息化建设
根据市局信息化建设考核方案,我们进一步深化各类信息系统平台应用,继续抓好信息“增量”和“质量”两个基础,建立健全责任倒查、预警通报制度,实行信息质量终身责任制,逗硬奖惩。“大情报”系统和指挥平台建设、机制建设正在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截止目前,全局350兆基站有线联网改造工程、民警(职工)网上请销假审批系统、县局主页全面改版工作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1至3月共录入各类基本信息2万余条,利用情报研判、网上串并发现刑事案件线索16起,抓获上网逃犯8人,“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工作格局日趋完善。
(四)狠抓规范助推公正廉洁执法
按照“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的要求,一是狠抓了执法培训,加强了对《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的系统培训,积极组织了“学讲练”统一考试,民警执法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建立完善并认真落实了主协办侦察员、案件合议、案件五级审核把关等制度。全面推进笔录软件应用,规范法律文书、笔录制作。全面实行证据网上录入,实现网上实时、动态、全程监督,进一步推进了执法规范化;三是进一步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个人)创建工作。扎实做好了刑警大队创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和芝溪派出所教导员陈艾同志参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标兵”相关工作。四是全面落实省厅执法“五项重点任务”和“两个《规范》”的要求。切实**执法问题,努力提升执法能力,推进执法安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五是加大了执法检查和案件审核力度,认真组织开展了“百案评查”工作,确保了执法办案质量,强有力地推动了执法规范化建设。
(五)强化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在省厅“八项重点工作”和市局“8+4”工程的基础上,我局结合实际,强化警务革命理念,在流动人口管理、场所管理、“两新组织”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综合治理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狠抓了创新机制建设,人口管理做到了底数清、管得住、服务好,重点人口管理“四重四确保”工作法得到进一步推广;户政、交警、出入境管理和派出所等一线窗口部门行政服务效率大大提高;网上应急和网上舆论引导控制能力增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