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畜牧办公室2012年工作总结(3)

工作总结文章
2012/8/28
加工、市场营销全过程的组织与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出了用3-5年的时间,建立100处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30个以上无公害畜产品,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所占的比重达到40%的建设规划。去年4月认证并公布了首批全市40个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下半年又初步选定了20个标准化奶牛小区。章丘、济阳等县(市)区也相继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的畜牧业生产技术规范,全市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五)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牧”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动物防检疫工作的监督检查、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兽药及生物制品的监管、饲料及添加剂和动物保健品的生产经营管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监督是当前畜牧部门行政执法的重点。为进一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及合法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保障生产发展和稳定健康运行,有效建立起畜产品及动物生产供应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我办各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实施“依法治牧”工程,加大执法与监管力度,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1、认真贯彻“一法三条例”,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加大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去年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0期,达2800多人次,做到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和正确运用,有力地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2、针对当前动物防检疫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畜牧业生产,流通、经营领域出现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问题畜产品有所抬头的现象,首先在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集中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20**年共检查200多个生产经营单位,立案查处了47起兽药、饲料违法案件,处罚金额达44.78万元,并没收销毁了价值近百万元的非法产品,查处销毁非法疫苗6000多瓶(只),有力地震慑了非法经营势力,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维护了公平竞争。20**年,严厉查处了**某公司违规由宁夏购销羊肉制品案件,查扣价值8万余元的3.3吨羊肉制品并作销毁处理。同时还专门召开了入济销售动物及产品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与金锣集团、得利斯集团等16家外地入济企业签订了《入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有效地杜绝了疫情输入,保障了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
(六)积极推行先进的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模式,行政审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积极推广兽药生产和产品的GMP认证与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兽药生产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有效提高兽药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益的方法和途径。20**年,我市又有14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了GMP验收,总数已上升至29家,位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兽药企业基本上都实施了GMP改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饲料行业的HACCP认证和推广工作。20**年已有3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了该项认证。饲料企业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上规模、上档次,从而使企业整体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按照《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根据“简化、效率”的原则,重新修订了各类审批业务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并积极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积极实行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使审批工作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20**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26件,办结率达到**,无投诉现象发生,在市行政审批中心继续保持“优秀服务窗口”的称号,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七)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了新的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修订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使机关日常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模化的轨道,工作责任显着增强、节奏效率明显提高、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形成了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加强机关组织建设,根据内部机构调整和人员编制变动的实际,适时新组建了机关党总支和机关工会,并认真组织开展活动,加强学习教育,丰富机关生活,活跃机关气氛,促进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认真开展党组成员恳谈日活动,每月或间月,不定期的组织部分处站长、干部、群众,由一名党组成员同其进行恳谈,以诚相待,促膝谈心,积极采纳同志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设,努力改进党组及一班人的工作,基本建起了上下左右和谐、融洽、真诚的工作关系。去年,我办获得了市级文明机关的光荣称号。
尽管我市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在产业规模、运行质量、综合效益等方面,与先进市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目前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畜牧业投入不足,加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五)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牧”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动物防检疫工作的监督检查、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兽药及生物制品的监管、饲料及添加剂和动物保健品的生产经营管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监督是当前畜牧部门行政执法的重点。为进一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及合法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保障生产发展和稳定健康运行,有效建立起畜产品及动物生产供应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我办各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实施“依法治牧”工程,加大执法与监管力度,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1、认真贯彻“一法三条例”,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加大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去年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0期,达2800多人次,做到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和正确运用,有力地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2、针对当前动物防检疫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畜牧业生产,流通、经营领域出现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问题畜产品有所抬头的现象,首先在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集中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20**年共检查200多个生产经营单位,立案查处了47起兽药、饲料违法案件,处罚金额达44.78万元,并没收销毁了价值近百万元的非法产品,查处销毁非法疫苗6000多瓶(只),有力地震慑了非法经营势力,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维护了公平竞争。20**年,严厉查处了**某公司违规由宁夏购销羊肉制品案件,查扣价值8万余元的3.3吨羊肉制品并作销毁处理。同时还专门召开了入济销售动物及产品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与金锣集团、得利斯集团等16家外地入济企业签订了《入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有效地杜绝了疫情输入,保障了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
(六)积极推行先进的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模式,行政审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积极推广兽药生产和产品的GMP认证与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兽药生产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有效提高兽药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益的方法和途径。20**年,我市又有14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了GMP验收,总数已上升至29家,位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兽药企业基本上都实施了GMP改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饲料行业的HACCP认证和推广工作。20**年已有3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了该项认证。饲料企业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上规模、上档次,从而使企业整体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按照《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根据“简化、效率”的原则,重新修订了各类审批业务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并积极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积极实行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使审批工作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20**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26件,办结率达到**,无投诉现象发生,在市行政审批中心继续保持“优秀服务窗口”的称号,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七)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了新的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修订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使机关日常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模化的轨道,工作责任显着增强、节奏效率明显提高、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形成了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加强机关组织建设,根据内部机构调整和人员编制变动的实际,适时新组建了机关党总支和机关工会,并认真组织开展活动,加强学习教育,丰富机关生活,活跃机关气氛,促进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认真开展党组成员恳谈日活动,每月或间月,不定期的组织部分处站长、干部、群众,由一名党组成员同其进行恳谈,以诚相待,促膝谈心,积极采纳同志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设,努力改进党组及一班人的工作,基本建起了上下左右和谐、融洽、真诚的工作关系。去年,我办获得了市级文明机关的光荣称号。
尽管我市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在产业规模、运行质量、综合效益等方面,与先进市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目前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畜牧业投入不足,加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