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小结(2)

工作总结文章
2012/8/22
科、皮肤科、乳腺科、肛肠科及肝胆外科等多个科室,共同进行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规范化临床研究。所有子课题均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均分3组,即试验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服用中药配方颗粒剂及模拟汤剂(安慰剂)、模拟颗粒剂(安慰剂)及饮片汤剂、模拟颗粒剂(安慰剂)及模拟汤剂(安慰剂)。
经过2年多的临床研究,已经完成的研究工作均表明颗粒剂的疗效与饮片汤剂的疗效相当。
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的10个子课题所选方剂,无论是中药颗粒剂,还是饮片汤剂均显示很好的安全性。
因此,可以认为颗粒剂的疗效与饮片汤剂的疗效相当,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由于多种原因,与安慰剂相比,多个观察方剂并未显示优效,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应该避免干扰因素,以得出更加客观的临床证据。
第三部分 中药配方自动调配系统研制及应用示范
中药配方自动调配系统是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与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共同研制的。中药配方颗粒自动配方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替代人工配制中药配方颗粒的机器,该系统通过集计算机的管理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机械手),自动称量计量技术及自动包装技术等为一体而成的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由药柜,机械手,自动分装台,自动包装机四大部份组成:
1、药柜
本自动配方系统药柜采用矩阵排列,由16行,25列组成,行与列400个交点对应存放400只药瓶的药仓。每一个药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唯一对应x轴,y轴的整数坐标值,计算机根据输入每个药仓的名称,找到相对应药仓的x,y坐标值,驱动机械手的交流伺服系统就能正确、快速找到该药仓的药瓶取药。
2、 机械手的设计制造。
本系统机械手采用三维五工位方式运行取药,按照处方,它从直角坐标原点运行到欲取的药仓,在z轴方向取药,再运行到自动分装台,沿u轴方向旋转到自动分装台供分装,同时把上一瓶已分装好的药瓶正确送回药仓,再继续取下一味药,循环往复直至配方结束。
3、自动分装台机构的设计制造。
本系统根据需要最多可分装7帖,该机构要完成开药瓶盖,平移药瓶使药装入活动量杯,根据物料比重确定量杯容积,每调配好一味药要装入对应的中间容器,最后要把每帖药自动送到包装机包装。
4、自动包装机的设计制造。
自动包装机能根据自动分装台调好的每帖配方颗粒自动包装成每帖为1小袋,完成成型热封,剪切包装成小袋形式。
为了使得系统实现配方快捷、准确的目的,研制人员解决了三维五工位机械手取药送药技术、量杯的精密设计和加工、工作台与瓶盖密闭、工作台与瓶盖耐磨、清场及报警功能(缺药、取药失败、上料失误及系统故障报警)等多种关键技术。通过测试该系统配一帖药仅需要30-40秒左右(每帖10味药),且称量误差控制在中国药典规定的颗粒剂差异范围正负百分之五内。其不仅符合卫生学要求的系统内处方输入——自动调配剂量——自动分装——包装——标签打印——发药计价实现自动化,还能满足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临床用药要求,适应医院计价打印处方要求,符合清洁卫生配方发药的管理要求,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初步试用了中药配方自动调配系统,工作人员认为其基本达到了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要求,但在稳定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药颗粒自动配方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中药配方颗粒自动配方的一种新的模式,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可以使中药配方自动化成为现实,改变几千年来中药配方靠人工调配的落后状况,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为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必将对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院在1995年3月引进天江药业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取代部份饮片,从2001年开始全面应用配方颗粒调配中药处方,尤其在专科(皮肤科)专病(乳腺病)治疗方面发辉了积极作用。我们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逐步加深,病员对配方颗粒的接受程度也逐步提高,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比较研究目前我们还是刚刚启动,相关研究我们还准备继续开展。我们相信,在更多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支持下更为安全、有效而便捷的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