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经济强镇之音 绘小康幸福蓝图(2012乡镇工作总结)(2)

工作总结文章
2012/8/20
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的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全镇人民的期望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缺乏大思路、大气魄和超前眼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不够大;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等。这些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XX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确保稳定,执政为民,党的领导”五个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确保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5亿元;财政总收入1XX万元,力争达到14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00至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完善好招商引资责任制,严格落实各项承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主要力量深入华侨、台商集中的区域,深入江、浙、沪、广东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主动上门,开展招商活动,突出大项目、独资项目、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力争全年协议利用外资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亿元以上,尽快膨胀博兴镇的经济总量。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新修订和完善经济开发区规划,逐步加以实施。年内预计投资1500万元,完成工业东路、新城二路、乐安大街南延、博城九路为主的城
区道路建设,并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绿化、美化、硬化、亮化,为项目建设提供功能完备的配套设施。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任务,彻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立足区位优势,毫不动摇的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镇的战略措施来抓,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顶天立地。全年计划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6个,全镇民营业户发展到6600户,从业人员达到30000人,实现总产值55亿元。
(四)突出抓好“三农”问题。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搞好边远地块的水利设施配套,使全镇7.2万亩耕地全部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确保旱涝保收;引导农民在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广开增收渠道,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发展建筑业,力争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扩面工作,完善试点逐步推进,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围绕县里提出的农业产业化“5188”工程,充分发挥利亿嘉肉业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年内争取存栏量达到XX0头。不断放大董高韭菜基地、“三伏”芹菜基地的带动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五)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继续实施社会保障村办为主,镇财政扶持的政策,积极探索**养老问题的新途径,解除**的后顾之忧;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大对“三违”现象的惩治力度,确保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镇农村深入开展以“孝”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强化“双基”工作,坚持重心下移,搞好“平安镇”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好社会稳定。
总之,XX年镇党委、政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再接再厉,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力争使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我镇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