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所2011年工作总结(2)

工作总结文章
2011/12/20
(3)“陆两优267”今年在娄星区、双峰、涟源、冷江、新化五县市进行350亩示范,表现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明年将在全省推广。
经济作物研究:
(1)在西瓜研究方面,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加代,同时对有关材料进行了配组。应用黄小玉、小玉九号以及自已选育的礼品瓜新品种进行了立体栽培试验对比。甜瓜研究方面除了对相关材料加代,对“娄甜1号”进行了多点推广示范,在各地表现良好。
(2)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今年重点抓好了实验树油桃的培育,目前树形适宜、长势良好,为明年的试验做好了准备。
中药材研究:
(1)玉竹组培技术已获初步成功,正准备进行田间栽培试验;
(2)已开发了玉竹袋泡茶(申请号201110043316.8)、玉竹口含片(申请号201110043317.2)等2个国家发明专利产品;
(3)制订了“煲汤料(q/tabg002-2011)”和“代用茶(q/tabg003-2011)”两个产品企业标准。
(4)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进行了五加皮品种的遗传资源鉴定和攻效评价研究试验;在本校化学系进行了五加皮提取条件与技术研究。
(5)中药材年内获取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湖南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市农科所2011年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 植物保护研究:
(1)柏连阳教授主持的“前胡诱导水稻抗稻瘟病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及结构优化”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柏连阳教授主持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麻类作物植物保护岗位科学家”项目已在娄底市三元地区设立了试验田,定期进行亚麻和杂草生长情况调查。
(3)柏连阳教授主持的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新型有机磷农药纳米降解剂的研究与应用”,7-9月份,在长沙进行了纳米材料配方以及光源的筛选、材料对目标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正在进行纳米材料对有机磷农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4)主持并完成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种粮大户植保新技术培训及高效低毒农药示范推广》。
三、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有新亮点
我所育成的 “陆两优267”,是我市第一个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湘审稻2011044)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11年3月以入门费10万元、以后以销售每公斤种子0.4元的价格与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今年在娄底市各县、市及娄星区示范推广500亩, 2011年10月12日在现场观摩会上,得到与会领导、专家高度评价,认为该组合表现出抗性好、秧龄弹性大、结实率高、粒子大、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性。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栽培。会上市科技局、市农开办表示积极支持该品种在娄底市及湖南省的立项推广工作。亚华种业公司湖南片大区经理张总表示亚华将在2011年在湖南大面积推广该品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四、科技服务地方经济有新突破
1、今年我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专门安排2名科技人员担任市科技特派员,到双峰和娄星区石井乡环江村专项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共计培训水稻、水果种植大户600人次,示范推广高效低毒农药40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年内我所与双峰县邓氏生态玉竹发展有限公司、冷水江市富康油茶种植开发公司等企业分别签订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着力开展科技为地方经济服务。
3、协助邓氏生态玉竹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了国家商务部中小企业资金项目(经费15.5万元)和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备选项目(经费50万元)。
五、其他工作有新进展
1、定期召开全所干部职工大会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定期召开科技人员大会,汇报科研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科研实践中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问题。根据学院有关科研管理规定与办法,针对我所科研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细则,使科研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3、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年在娄底综合频道、娄底日报,学院电视台、网站、校报12次报道我所的发展动态及取得的科研成就。校园网上有2月20日《姜正国同志到农科所现场办公》、4月17日《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全力推进科技下乡工作》、6月30日《我小科技活动小分队到双峰甘棠开展科技服务活动》、9月24日《柏连阳院长深入农科所视察水稻育种科研工作》、10月16日《我校农科所举办杂交水稻新组合“陆两优267”现场观摩会》等报道;娄底日报有4月7日《市农科所和“亚华”合作开发杂交水稻新品种》、10月17日《市农科所—杂交晚稻新品种试验成功》等报道。
4、做好住房补贴、工会活动、档案管理、协调等工作。
2011年我所在党的建设、科研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院的要求及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没有固定的科研基地、科研设施落后、科技人员知识老化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所将发扬长处,克服不足,以“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的信心,开创农科所工作新局面。
2011年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研立所、开发强所、人材兴所”为工作思路,围绕“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开展好应用型项目的研究和科技服务科技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