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作文:切实强化话题作文的文体意识(散文篇)

高中三年级作文
2012/3/7
高三作文训练三:切实强化话题作文的文体意识——散文篇
知识例话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体,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发端于先秦诸子百家 ,源远流 长 。它可谈事业,谈人生,谈理想,不囿于成见,幽默犀利 ,激扬清浊 ;也可表情达意 ,记人叙事 ,描摹事物 ,神与物游。可深刻,可诙谐;取材广,语言活。秦牧说:“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余音袅袅的洞箫,有的像明净无尘的水晶,有的像色彩鲜明的玛瑙……”散文的这种优势,决定了它是最切合高考评分标准的“ 发展等级”的文体 。
那么散文真的是限制最小,最易操作的文体吗?其实并不尽然。
说到散文的特点,几乎所有写作者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形散神不散。”但往往下笔时,能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如何写出一篇名副其实的散文,以下笔者将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提出几点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如何做到“神聚”?
无论选用什么文体,文章都得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不能为了形式的新颖,忘记了写作的根本目的,文体使用出新,构思也很别致,读下来却不知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却是同学们在打破自己旧有写作定式,力图出新时,常见的毛病。因此散文写作时切忌“无的放矢”,这个“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神”。动笔之前,文章究竟要写什么,表达什么,必须成竹在胸,不能边写边纵思,情感喷涌而出,却是到处流淌,百川不能归海,成了篇不知所云的“意识流”散文。怎样才能组织文章时聚神而作呢?不妨注意几个小点:
围绕文章主旨选材。散文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文学样式,因此在取材时可选择的素材很多,这就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一是把那些真正与话题要求相关,与你本文创作主旨意图相关的材料从生活中提炼出来。二是散文描写取神略貌,组织素材时就应注意写人不求全面周到,叙事不求完整曲折,写景不求充实细密,而是挑选出最为打动人心,谙合神旨的生活细节。例如叙事在一般的记叙文中时间、地点、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应铺开,但散文似乎不要这么全,就像“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你不必问是哪一天,喝完酒又干什么了一样;又如写景,不以丰富悦人,而以神韵情调取胜,很像中国画的技法,几个竹节,几片竹叶,竹子的风貌毕现眼前。“一粒沙里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见天国”,我们要找出创作时所需要的那粒沙,那朵野花。
学会使用标志性的词句。写作时不妨开宗明义,用一个标志性的语句点明文章的主旨,让读者开篇即明晓你立意所在,也能时刻提醒自己行文时紧扣中心展开。散文创作时线索也很重要。有些散文可以用标明时间递进,路线转移的句子串起整篇文章,还有些散文可以选择一些独特的意象串起文章,比如萧乾(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的那枚“枣核”,巴金的那点点“灯光”……
如何拿捏散文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