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观后感1000字(2)

观后感
2012/2/22
贝多芬说:莫扎特的道德令人怀疑,自己不可能像他那样为伤风败俗的剧本配曲。瓦格纳说,莫扎特把美妙的音乐配给糟糕透顶的剧本。作为现代的人,对这样一部好作品,我非常不理解两位巨人的发言,经过后来的资料搜索,还是明白了(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些。
说说这部歌剧的创作者。莫扎特,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在此不必多说。抛开莫扎特,它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庞蒂是个意大利籍的犹太人,一个冒险家和诗人,是当时别具一格的人物之一,莫扎特认为他是和自己的戏剧性气质很相近的脚本作家,所以两人合作了这部《女人心》。我想这部歌剧之所以有这么个题材,一定跟两位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莫扎特坎坷的一生,据记载,1789年作曲家贫寒交迫,妻子重病,婴儿死亡以及妻子不忠的传言,和达·庞蒂的冒险家身份。
关于对歌剧情节内容,我个人对歌剧的结尾有异议。因为它的结尾,把两个情侣互相宽恕,重归于好,皆大欢喜。我总认为不大自然,甚至觉得不负责任了些。但仔细思考这些都没有作品真正所要表达的内容重要。
这部歌剧到今天,之所以这么越来越受欢迎,除了它的内容和它的音乐,我觉得就是关于它对“女人贞操”这个问题的态度。据说这个关于“女人贞操”的打赌早在十四世纪就有类似文献记载,是中世纪神权,男权当道、排斥和蔑视女性的明证。剧作家达蓬特为莫扎特撰写的脚本,就是基于这个传统。也许在某一点,创作者是在对随着时间、社会的发展,这部歌剧已经从纯粹嘲笑女性的闹剧转化为对人类天性的怀疑。在今天,它被大家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最优秀的喜歌剧之一,是关于人性的永恒与忠诚的启示录。我想莫扎特在人性的认识方面是比较理想化,他对待人性是有怀疑的,这点让人惊奇的发现,莫扎特比贝多芬、瓦格纳更靠近现代人,剧作家的创作到达了一个怎样的精神高峰,这让现代的我们觉得有又惊有喜的感觉。莫扎特用喜歌剧的幽默气氛,表达了他对人性,欲望,情感的判断。创作者就是用这最简单的内容,来告诉大家一个最深的道理。我也就明白创作者最后的“皆大欢喜”的一种表象的意义。还有歌剧《唐乔瓦尼》也是一部值得思考的佳作。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女人心》观后感》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