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育实习个人总结(2)

个人工作计划
2014/7/11
在班干部培养方面,我主动向班主任指导老师学习并且展开通力合作,努力建设班干部队伍。在实习第二周,组织班干部和各科科代表开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同学们各科目的学习进展情况;一个是强调班干部和各科代表的职责,包括以下几方面:要做好收发作业的工作;做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并起带头作用,要及时地向老师反映班级情况;要以身作则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
这一次会议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会后,各科代表都变得比较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班里同学的学习情况等。班长在组织做早操、维持班级纪律等方面也显得较为积极;学习委员也在早读、和晚读的时候积极地充当监督者的角色。但是,由于学生正处于较为叛逆的青春期,也要教导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要采用合适的措施,切勿"硬碰硬",以身试法,遇到难以解决的情况时要及时地向班主任反映。另外,平时针对班里较为懒散的个别班干部进行培训,提醒每个班干部都要认真负责并且要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集体。
学生干部会议最好从班集体中的某些现象谈起,引起班干部的注意与反思,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因为,班干部也是学生,他会产生角色上的混乱,因此,班干部的培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就可以避免有些班干部做久了就淡忘自己应该要承担哪些职责,应该如何以身作则。一个班的班干部如果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这个班也会显得更加积极、更有活力。
一个优秀、团结的班集体,光有班干队伍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广大学生的集体配合,班会课,便是让全班同学团结到"学习"这条主心骨上的最好办法。因此,召开学生"人民代表大会",不仅仅是实习任务之一,更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融入班集体的重要途径。于是,在实习第二周,应原班主任之邀,开展了《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的主题班会,本次主题班会是根据更开中学高一(7)班学生学习不主动、学习动机不明确以及学生刚入学难以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开展的。为了达到通过班会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学习方法意识的目的,我请教了其他专业的队友高中各个科目具体应该如何学好,加上自己高中的学习经验,将台山市的队友的一天的时间安排做成表格,让学生认识到辛苦的不仅仅是他们,让学生认识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并将这些经验方法和建议做成ppt给讲给学生听,使到学生在学习上不再那么迷茫。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在心理上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因为初中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对比过于强烈,容易使学生沉湎与过去的生活和环境中,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此外,大部分学生高一开始离家住校,学校的生活不如家里安逸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逐一地适应和解决。而在这个时候,只有班主任给以适当的教育与引导,才能使新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摒弃坏习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习惯养成要尽早。
对于班会课,我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在班会课上真的恨不得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渴望自己可以在一切方面帮助他们,在这一刻,"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则尤为强烈。但是,一个人的能力何其微小,一个人的时间何其有限,一个人的精力何其柔弱,怎耐得一个班五十七人的需要?自己在班会课上慷慨陈词,甚至被听课的队友评之为"激情澎湃",我默然。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真的把自己看作是高一(7)班的班主任,我是真的想要每一个学生都学好知识,想要每一个学生都遵守纪律,避免被罚,我是真的想要看到(7)班成为一个团结、进取的,有集体荣誉感的班集体。
但是,一节班会课,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准备,真可谓"台前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准备班会课的过程中,越准备越是"恨铁不成钢",越准备内容越多,到上课的时候才发现,班会课的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针对性越好!班会课的实质与语文课堂相近,也是要有重点和难点,若面面俱到,则难以把握时间,也难以让学生极有印象地记住班会课的要点。班会课不应该激进,而应该循序渐进,抓住重点,把问题贯穿于日常交流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把重点问题贯穿于整个学期的班会课当中。
正文--"以子之好攻子之难"的语文课堂
语文对某一部分同学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原因可以归结于语文学习注重积累的特征,因为语文的重积累性,就使学生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很认真地学习语文也不能够马上收到成效,而即使学生不怎么学习语文,凭着基础也不会使语文分数下降太快,因此,语文难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在实习期间,我尤其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增加有趣的背景知识和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通过运用巧妙的方法来背诵、通过课后一对一的辅导、通过班会课和第二课堂等渠道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初步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可谓"以子之好,攻子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