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发言稿
2012/3/31
——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强化农村信访排查,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化解了多起冲突。在全县172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92件。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开展了种植、养殖业政策保险,农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党的政策温暖。实施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向海水库职工实现参保,成立了向海渔场,改革平稳有序、圆满结束。克服重重困难,将农口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站所的差补人员纳入财政全额开资。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现代农业意识较差,就业渠道窄,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龙头企业拉动作用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农业农村投入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现有金融产品少、担保抵押难,贷款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11年农村经济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紧紧抓住全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富民工程”的有利契机,坚持精准农业、精品牧业和技能劳务发展方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联结点,培育和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由被动抗灾型向主动避灾型转变、农村经济由种养主导型向加工主导型转变、农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统筹解决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问题。
2011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典型带动,产业拉动,订单推动,科技促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适应高效农业、规模设施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2011年,正常年景,农业总收入实现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坚持农业产业化方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我县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我们要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放在农村工作第一重要的位置,采取超常规措施抓紧抓好。一要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现有龙头企业中选择发展潜力大、带动功能强、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持对象,推进产品结(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构升级。要强化农业招商工作,围绕特色农产品资源,重点在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葵花、蓖麻、辣椒、打瓜、绿豆、肉羊、木材等产业上引进大型深加工项目。通过内扶外引,加快建设有规模、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培育和打造我县拿得出、叫得响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全面提高优势资源的深加工能力。二要抓好基地建设,建立13个重点产业基地。要重点抓好通榆红牛、棉花和甜玉米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肉羊、奶牛、鹅等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绿色农产品基地20万亩。要加快推进全县绿色环境评价工作,完成200万亩绿色农产品耕地、100万亩草原的环境评价,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快速发展创造环评基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落实专项经费,确定专职人员,在基地建设、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管三个环节加强质量监管。三要抓好品牌建设。一方面采取对企业认证品牌予以扶持的办法,对新认证品牌均冠以“中国 向海”标识;一方面要对原有的109个品牌进行整合,选择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有开发能力的品牌和企业,加大销售市场开拓力度,打造通榆知名的绿色食品品牌。四要抓好订单农业。搞好企业与农户的衔接,重点抓好杂交葵花、辣椒、棉花、甜玉米、谷子等作物的订单,有效保证农民和企业的利益。五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政策激励、业务指导、人才培训和经营服务,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个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加快推动产业化发展,县政府从今年开始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来支持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和表彰奖励。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