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发言稿
2012/3/31
——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以发展舍饲牧业为方向,加快转变饲养方式,实施了“加快牧业发展三年攻坚战”,新建、改造精品牧业小区180个,全面加强防疫、良种繁育等工作,畜禽数量、质量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牧业总产值实现12.3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比XX年分别增长132%和106%。
——劳务输出方式实现重大转变。加强输出培训和创业扶持,强化基地建设和有组织输出,劳动力转移方式由单纯的体能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由单纯的外埠输出向县内灵活就业转变,由输出劳务向返乡创业转变,平均每年转移劳动力8万人(次),劳务收入年均2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坚持产业化方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发展省、市、县三级龙头企业29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150个,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109个,基地面积达到139万亩。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农机化水平大幅提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认真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投入发展资金2.1亿元,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78万千瓦。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5个,实施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实现农机、机具全面换代升级,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4万亩,全面开展秋季深松整地,极大提高了耕作技术水平,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0%以上,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全省玉米机械收获、保护性耕作等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生态建设全面加强。启动实施“三年绿化六十万,打造治荒第一县”造林绿化活动,实施了林、草、苇、水等生态工程,累计完成造林60.5万亩,治理草原20万亩,恢复苇田10万亩、恢复湿地35万亩,有效遏制和打击违法开垦,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面积128万亩。实现了我县连续32年无重大森林和草原火灾目标。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建设新农村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支持,投入资金6.5亿元,扶持48个试点村,形成了主导产业,改善了村容村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克服诸多困难,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62处,解决了16.9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泥草房24197户,农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兴隆山、瞻榆等乡镇面貌明显改观,吸纳就业、集聚人口能力显着增强。新建“村村通”公路1111公里,通达行政村164个,通达自然屯288个,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完成了全县16所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新建、改建工程,完成了农村敬老院向农村福利服务中心的转变。农村救助、优抚、低保等工作成效显着,教育、卫生、计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普及,参合率平均达90%以上。加快建设文化站、农家大院、农家书屋等设施,丰富了农村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双学双(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比”活动,广大农村妇女自立自强、创业致富的意识明显增强。
——扶贫开发取得新进步。坚持整村推进,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实施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以工代赈、科技扶贫、互助扶贫、扶贫贷款贴息等项目,五年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3亿元,使76个村、5.5万群众脱贫。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省扶贫办在我县召开了全省现场会。我县扶贫工作得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充分肯定,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