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

发言稿
2012/1/3
包河工业区是全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极,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在全区建设和发展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对合肥现代化滨湖城市建设影响深远。全区各级各单位都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包河工业区的发展,绝不能把包河工业区的发展简单地看成是包河工业区管委办的事,而应当看成是全区人民共同的事,是全区上下举力而为的事,是区委、区政府必须抓好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关心支持包河工业区的发展看作是自己的份内职责,把维护包河工业区的形象看成是维护包河区建设和发展的形象。包河工业区管委办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把大家的肯定看作是对自己的鞭策,把大家的支持看作是对自己的厚爱,把大家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帮助,戒骄戒躁,不负重托,全力以赴把园区建设好、经(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营好、管理好、发展好。当前,包河工业区要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把包河工业区作为全区最大的资产和项目来经营,对园区的每一步发展都要统筹安排,正确决策;对园区的每一项建设,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园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要百倍珍惜,高效利用;对园区的每一个项目都要精心运作,注重效益,努力走出一条土地利用率高、产业集聚度高、投入产出率高的发展之路。目前,要把园区的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任务来抓,园区的命脉是项目,园区的实力靠项目,园区的形象看项目。没有源源不断的项目开工投产,包河工业区原有的先发优势就难以保持,包河工业区的形象就难以提升。包河工业区要坚持对外重抓招商引资,引进优质项目;对内重抓项目落实,提高项目的开工投产率,对每一个进区项目都要确定专人跟踪负责,对所有进区项目的开工时间和建设进度都要有明确要求,对长期圈地不用、违反合同协议的项目要坚决清理。对于园区的项目建设,要坚持做到每周一督查、每月一调度。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后续服务,及时帮助投资商协调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优质诚信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实现年内20个项目建成投产的目标。特别要注重抓好一批具有牵动性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培育主导产业,形成竞争优势。韩国产业园是包河工业区的一大特色,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省、市领导都高度关注,寄予厚望。包河工业区要对韩国产业园的建设,精心筹划,诚信服务,跟踪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引进更多的项目入园发展,努力把韩国产业园打造成韩国企业投资安徽、投资合肥的集聚地,打造成我国中部地区独具特色的韩资密集区。同时,包河工业区要高度重视做好园区拆迁群众的安置工作,加快包河苑小区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尽快让群众搬进新居;要切实解决好拆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真正做到园区群众生活环境有改善、生活来源有保障、生活质量有提高,让群众切身享受到园区发展带来的成果。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全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第三,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进度、纵深推进
基础设施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长远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包河大道的建设,相信大家都能强烈地感受到道路等基础设施对全区建设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如果不是经过多方争取建成了包河大道,肯定不会有包河工业区今天的形象,也不会有包河区今天这样的发展势头。我们要实现城乡二元向城市一元的转变,加快全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基础设施薄弱这一发展瓶颈的制约。今年下半年,要进一步实施好干道框架完善、村村通水泥路、旧城旧村改造和防洪保安“四大工程”。花园大道要加快工程进度,力争年底前建成通车。要积极做好淝河路沿线的控制性规划,严控道路两侧的违法建设,主动配合市政、园林部门做好绿化、灯饰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把淝河路建成继包河大道之后又一条景观之路、繁荣之路。 “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今年要重点建设好许贵、沈福、东林、周坎等四条村级水泥道路。在加强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市里的支持,充分利用好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区功能。对市批准的6个旧城旧村改造项目,要抓紧全面启动建设,同时,要严格按照市里的进度要求,实施好市下达我区的22条小街巷改造任务。在水利设施建设上,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南淝河下游段进行综合整治,对十五里河下游段进行砌护加固。区行政办公中心要按照规划,加快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明年上半年能够进驻办公。
第四,城郊型农业要抓点带面、提升档次
发展城郊型农业是我区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以工业的理念、城市的理念、统筹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理念和生态的理念,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功能的开发水平。应该说,经过这两年来的建设,我区城郊型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涌现了一些亮点。但是从总体上看,全区城郊型农业的区域特色还不够浓,还缺乏整体上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我们一定要从城区的角度,来思考和谋划农业的功能和定位,由现在的城郊型农业逐步向都市型农业过渡。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不断延伸农业的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我们一定要深度开发农业的多重功能,包括观光休闲、生态旅游、科技示范等功能,使我区农业的发展能够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城市建设的要求相适应,能够与环湖区域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才能产生规模效应,给群众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说,我们抓农业也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当前,要进一步抓好“一线十点”工程建设,对“一线十点”工程的每个点,都要精心策划,包装制作成项目,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申报,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投入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对外推介,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努力形成“一点一景、一点一色”。要重点抓好包河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义城节水灌溉示范园的建设,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大张圩速生丰产林基地要加强林木管护,完善林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生态旅游内涵。要充分发挥“一线十点”的科教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把“一线十点”工程建设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与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结合起来,与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专业大户结合起来,让广大群众从“一线十点”工程建设中增收致富、得到实惠。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全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第五,社区建设要完善设施、强化功能
加强社区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应当说,通过近两年坚持不懈地加大投入,全区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绝大部分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都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其中还涌现了一批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亮点,全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更要清醒地看到至今全区还有4个社居委的办公和服务用房没有达标。对此,我们有关街道要引起高度重视,多动脑筋,狠下功夫,确保年底前全部达标。首先要立足于自建,实在不具备自建条件的要想办法走资源共享、置换改造的路子,再不行即使是购买也要确保年底前全部达标。这是一项硬任务、硬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绝不能因此而拖全区的后腿。社区建设硬件设施是基础、是窗口,管理服务是核心、是关键。管理和服务水平是衡量社区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