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3)

发言稿
2011/11/4
(二)要超前规划,有序发展。目前,山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建设步伐。今年全市共安排了1032万元用于山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做好规划。重点以大荆镇小城市规划为龙头,做好周边各乡镇的规划工作,形成中心突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二是要突出重点。建设项目的安排要分轻重缓急,要把非解决不可的项目先建设好,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既加快建设,又量力而行,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今年要重点做好白石至城北、雁湖至雁荡、仙溪至甸岭、南充至泽基等公路和双峰桥建设,加快双峰中学、镇安中心校、淡溪第二小学、龙西庄屋寄宿学校和四都卫生院迁扩建步伐。三是要强化管理。乡镇要进一步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拆除力度,特别是要拆除违章棚屋和一些实际没用的破房,对拆除工作成绩显著的乡镇,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开发,作为对拆除工作的奖励。同时结合旧村改造,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做好农村民宅建设的规划工作,切实改变目前农村民宅建设混乱局面,使村镇建设面貌有新的变化。
(三)要政策倾斜,扶持发展。坚持开发式、开放式扶贫,给予山老区适当的政策倾斜。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全市共安排扶贫资金1800万元,同比增长了19.8%。其中财政资金增长了**;扶贫老区办资金增长了39.3%;卫生资金增长了37.5%;科委资金增长了37.9%;交通、农发基金、改水资金等与上年持平。今年的项目安排有三个特点:①加大对开发式项目的投入力度。如基地开发项目就安排了230万。②实行效益优先,不搞乡镇平衡。如双峰大桥安排了100万元,仙溪至甸岭公路改造安排50万元,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做法。③补助方式上,基地开发实行开发验收后再补助,以求实效。二是继续安排小额扶贫贷款。去年我市共安排了300余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受到广大山老区**的欢迎。今年我市金融部门要继续安排500万小额扶贫贷款,并要简化(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手续,真正服务于民。三是实施山老区移民政策。最近,市政府出台了《*市山老区移民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山老区移民工作。今后,山老区移民要坚持“村民自愿,政府引导,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有利发展”的原则,鼓励山老区农民分散移民和梯度整体移民,引导他们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域迁移。我下去调研时,有的乡镇领导一方面向我提出要资金,实现村村通公路,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搞移民,我看扶贫也要讲成本与效益、投入与回报的问题,看哪种方式有利、合算。山老区移民要以分散移民为主,严格控制跨乡镇整体移民,对确需跨乡镇移民的,须经迁入地**和乡镇政府同意后,报市府批准。山老区移民迁入地不只局限于四大集镇,鼓励条件较好的其他平原乡镇接受山老区移民。在集镇建成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山老区分散移民,经批准可转为居住地的城镇居民户口,在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个政策的出台对促进异地致富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要自力更生,负重发展。山老区的经济发展,市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下,最终还是要靠当地**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山老区一定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自我加压,负重发展,奋起直追。要克服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思想;克服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迎难而进、大有作为的思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前段时间,我到山老区调研,在智仁乡与一位茶农座谈时了解到,他种植一亩智仁早,亩纯收入可达700元,那么10亩就是7000元,而且智仁早销路又不成问题,事实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山区人民立足当地实际,开动脑筋,自力更生,就一定有出路。同时,山老区乡村要十分珍惜各帮扶单位的援助,要把外部的援助当作自己内部的驱动力,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义务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的积极性,加快项目工程进度,促使早日完工,尽快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全市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