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4)

发言稿
2011/10/13
(二)把工程管理考核转化为日常工作目标。水利部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是科学评价水管单位管理水平的一把尺子。工程管理不刻意追求考核达标,但要有工作目标,水管单位要将考核标准中的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4大类30项内容贯穿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以此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一旦条件具备,按程序积极申报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三)切实推进水管体制改革。虽然水库(灌区)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性调研和测算工作,漳河水库试点单位的定性定编报告已上报省政府待批,各地水库(灌区)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全省改革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水库(灌区)水管单位多,分类定性涉及情况复杂,又没有成功经验借鉴,改革任务的确繁重和艰巨。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克难奋进,把国办发45号和鄂政办发97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好,切实推进水管体制改革。第一,要主动参与本地实施方案的编制。实事求是地反映水库(灌区)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争取尽快出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要落实经费渠道,财政有(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困难的地方,首先要保证事业性质水管单位承担公益性任务人员的工资,不能一步足额到位的,要有明确的到位步骤和时间表。第二,要掌握充足的定性依据,提出合理的定性建议。水库具有防洪公益性功能显而易见,难就难在人们对灌区的作用认识上,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所属水管单现状进行详尽的调研分析,并做好深入细致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农业灌溉供水一定要与城镇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发电供水经营行为区别对待,其供水具有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直接的基础作用,并以服务"三农"为主,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供水,不允许也不可能盈利,根本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而且,农业灌区供水还受季节、气候和小型水源条件制约,决定了大中型灌区农业灌溉供水水费收入的不确定性,湖北等南方省份灌区尤其如此,但灌区时刻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和工程的正常运用,一旦要供水就得发挥灌溉效益,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因此,决不能定性或转制为水管单位的下属企业。第三,办好试点,积累经验。各地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分别确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库(灌区)水管单位,作为各级改革的试点,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和处理,通过"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全面推进本地水管体制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