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修辞(2)

对联大全
2011/10/28
夸张在对联创作中也是常用的,如固原六盘山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据秦关百二重
就是把六盘山山峰的高峻和形势的险要加以扩大和突出,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排比也是一种加深印象、增强感染力的有效手法。清人邓石如自题碧山书屋联就以排比取胜: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下联各用九个排比句来摄取山川奇观、罗列诗文绝艺,真可谓精英荟萃,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而其运笔又先分后总,一气呵成,尤显得恢宏开张。正由于排比句利于表现出行文的气势,所以在长联创作中用得特别多。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对联的修辞》相关的文章。人们还喜欢用顶真、回文等手法来构思对联。如“天然居”茶楼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此一回文联不论顺读还是倒读,都很通顺,但意思不完全一样,回文具有文字游戏的色彩。
对联中还有一种近于游戏的修辞手法称为析字。析字是利用汉字的形体特点来进行分离或组合。将一个字分离成几部分,而这几部分又都有独立的意思,此为拆字。南宋人《苕溪集》有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董鹤,志士心未已。”当为最早之例。西湖天竺顶竺仙庵有联曰: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上联“品”字解释为“三口”,“泉”字拆成“白水”。下联“竺”字解释为“二个’,“仙”字拆成“山人”。据说庵中住有两人.故有“二个山人”之说。
析字的另一种形式是合字。合字与拆字正好相反,如电影《三笑》里有一副试才的对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十”、“口”、“心”三字合成“思”字;下联是唐伯虎所对,“八”、“目”、“尚”三字组成“賞”字。
在对联创作中,重叠手法是一特色。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声”、“色”两字在上下联中各重复七次,其目的在突出佛教“无声不寂”、“有色皆空”的思想。这是重字法。
重字法还可跟其他修辞手法结合使用。如1897年戊戌政变后,谭嗣同(字复生)等六君子遇难,康有为亡命日本,十六年后回国时曾作联云: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这是重词法与一词多义现象相结合。上联“复生”,前指谭嗣同,后据字面意义解释为“再活过来”。下联“有为”,前指康有为自己,后(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是“有所作为”的意思。此联情感沉痛,手法巧妙,而尤显得自然浑成。
还有一些对联将分句加以重复,如曹民甫挽宋教仁:
不可说.不可说
如其仁,如其仁
这就是重句法,前后分句的语气、感情都是不同的。前一分句都显得深沉哀痛,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压抑感;而后一分句则都变为激愤有力,似乎火山爆发一般,是对反动势力的强烈谴责。也是对宋教仁的高度赞扬。
重叠手法的另一种形式是叠字,诗词中已有先例,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叠字可以增加诗句的音律美,使景色描写得更牛动、更形象。如杭州“西湖天下景”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