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中的对称美(4)

对联大全
2011/10/28
孙中山先生不但是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还是楹坛高手,他早年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联语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早年满怀豪情,壮志凌云的胸怀。上联一个“乘”字,一个“破”字,展示了作者树立远大的志向,非凡气概;下联的一个“面”字,一个“读”字,写出了作者苦读求知,不懈追求的治学精神,一扬一抑,准确地刻画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北京潭柘寺有一副写弥勒佛的佳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联语重用动词“容”、 “笑”二字,把弥勒佛大肚笑口、笑容可掬的形象描绘得一览无余。上联写外貌形态,下联写内心情态, “容”、 “笑”二字分别三出,用字精到,层层迭进,通俗谐趣,发人深省。
形容词对
即在联语中注重对形容词的作用(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如:高、白、好、快、暖和、活泼、恳切、优秀……
请看赖少其为无锡鼋头渚通芬堂所撰一联:
湖阔鱼龙跃;
山阴草木香。
作者在简练的联句中,竞用了四个形容词,以“阔”饰“湖”,以“跃”饰“鱼龙”,以“阴”饰“山”,以“香”饰“草木”,连贯自然,与景物相配,十分得体,无见雕琢。
上海孙中山故居有一联为孙中山所撰: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四十州。
此联在气度上重用了“醉”、“寒”二字,一“醉”字便将此地风光之高绝写得惟妙惟肖;下联化用唐朝诗人贯休诗句,原诗为“一剑霜寒十四州”,其将十四移位,借喻以武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决心。“寒”用在这里,是隐喻革命斗争之严酷性。
数词、量词对
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基本数词有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亿;组合数词有十一、九十九、一百八十六、五十年、二十世纪、七月一日等;表示次序先后的如第一、第二、初五、第六等。
量词表示计算人、事物或行为数量时所用的单位。主要有度量单位:尺、寸、里、升、斗、斤、两等;个体事物单位:个、只、件、根、本、间、种等;集体事物单位:独、双、对、打、群、诸等。还有一种词称动量词,数目较少,有次、队、回、遍、道、下、阵、遭、趟、顿等。物量和动量经常要同数词一起用。数词和量词连用的时候称数量词,如三斤、一双、十回等。
数词和量词在对联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联难度,进行数学运算,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请看苏州闲吟亭联:
千朵红莲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