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支部委员会调研报告(2)

调研报告
2012/2/1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的评价标准。虽然我校近几年教学质量在稳步推进,但是难以有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形成过得硬的特色,主要问题在于教师队伍素质能力成为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一是,教师师德水平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头脑中雇佣观念作祟,服务意识不强,偏好进步生,冷落问题生以及“走廊生”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观念陈旧,教法单一,缺乏改革创新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与学相脱离,少数教师和学生相对立,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小学支部委员会调研报告》相关的文章。 三是,课堂教学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课改新要求,教学水平难有突破。
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学校一味重视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在打造教师队伍建设上下的功夫还不深。
二是,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影响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三是,以往的教学管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尤其是在研究课堂教学问题上抓得不实。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深入扎实开展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教职工深刻理解活动的内涵和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意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二是,牢固树立教育服务意识,大力提倡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教育要站在学生这一边的工作态度。
三是,认真开展以“打造有效课堂”为抓手的主题实践活动,落实集体教研,提倡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争先创优活动,不断摸索有效、高效乃至常效的课堂教学新路径。
三、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一是,新形势下抓党员干部队伍和教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宣传还不够深入,学校还没有形成上下一致的共同愿景。
二是,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还不强,少数干部履行职责、服务基层不到位,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是,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够,少数党员党性观念薄弱,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尤其是结合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校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学有所用还有差距。
二是,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抓得不紧,党内民主生活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党内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学校党组织负责人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责任意识,要转变观念,改变方式,创新载体,着力做好本职工作,即关注要务,管好党务,参与政务,搞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