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旅游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2012/2/21
1、旅游兴县没有真正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旅游业总收入和旅游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相关部门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旅游事业发展深入研究不够,旅游营销理念缺乏特色,营销水平有待提升,花亭湖旅游品牌建设的亮点不多;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旅游、兴旅游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县旅游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相关的文章。 2、旅游发展规划严重滞后。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尚未开展,旅游资源底数不清;旅游发展规划尚未编制,已编制的花亭湖景区总体规划定位不准、起点不高,赵朴初名人效应和禅宗文化底蕴发掘不够,景区控制规划和大部分景点详规还处于谋划阶段。
3、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景区综合管理亟待改进。突出表现为:①县旅游局职能缺位,花亭湖景区管理处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②景区收费站“一间铁皮屋,一根长木棍,游客一到,木棍一拦,停车买票”,游客扫兴,大煞风景。③游船管理亟待规范,抢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水上交通秩序一度混乱。
4、旅游服务水平不高。从总体上来看,我县旅游事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开发层次和服务水平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景点的主题项目策划水平不高,留不住游客;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导游数量少,难以为游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宾馆、饭店等旅游定点服务场所尚未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构成单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大。
三、几点建议
旅游兴县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提出的“五大战略”之一。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推动我县旅游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把花亭湖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品牌。针对我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外地经验,特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在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委托权威机构和知名专家,编制全县旅游事业发展规划、花亭湖景区总体规划、景区详规、景点项目策划及环保专项规划。规划编制要树立精品意识,兼(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顾近期需要和长远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准确定位,彰显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花亭湖景区的开发建设。
2、强化景区综合管理,规范景区旅游秩序。一是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县旅游局应切实担负起指导管理全县旅游工作的职责,花亭湖景区管理处应组织实施好景区旅游开发工作。强化景区管理处的管理职能,组建景区综合执法队伍,对景区实行综合管理、联合执法,从根本上净化景区环境,规范景区秩序。二是尽快改变目前景区门票收取方式,在整合景点资源,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推行“通票制”,变“景点游”为“景区游”,除了互动项目经核准可以收费外,景区景点不再收门票。三是整治游船营运秩序。可借鉴千岛湖的经验,对游船实行“六统一” (统一接待、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统一考核、统一服务),并切实强化监管措施,杜绝无序竞争,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玩得舒心。四是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严厉打击药饵垂钓、乱砍滥伐、开山炸石等违法行为,使花亭湖生态环保良性循环,永续利用。
3、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交通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景点资源有偿转让和政府资源入股等多种形式,引进县内外的资本投入,实现社会资本向旅游业的聚集。要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旅游开发条件,抓紧建设旅游快速通道、景区票务中心和旅游专用码头。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景点开发要有机结合,科学规划,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景区开发围绕花亭湖景区的主题,服从规划,注重品味。要量力而行,杜绝半拉子工程,做到开发一处,成功一处。对现有景点,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档次,做精做强,使其真正能引得来客,留得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