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创业对比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2/1/5
有很多学生时期创业的“过来人”纷纷表示,优势互补的团队是自主创业的基础。大学生创业团队往往从友谊开始,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利益协调以及发展理念的分歧。一旦成员之间产生嫌隙,就很容易以散伙为终局。因此,只有保证创业团队形成最大的合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业前一定要做足准备,结合自身条件,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做好创业策划。而计划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像。要根据计划书的分析,制定出企业目标和详细的工作步骤。同时,要有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并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创业氛围。
此外,暨南大学创业经济研究与实验中心主任张耀辉教授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客观地说,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具备创业的素质和潜能,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流,引导他们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论和学术上有天赋和造诣的学生就不适宜加入创业的洪流。”
我们需要怎样的土壤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中国的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国各地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频频举行的全国性或地区性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各地的青年创业实习基地等,都为大学生创业大开方便之门。但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