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

调查报告
2011/8/27
XX年9月1日,《关于调整高档住宅和普通住宅界定的通知》的出台,无疑对厦门的高层住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原先高档住宅的二手房交易税费也从此得以松绑,税费一下子从5.5%跳到1.5%,如未增值,甚至只要0.05%的印花税,与普通住宅一视同仁。受此影响,有近3成的消费者表示可以考虑高层住宅,特别是对于喜欢禾祥路、湖滨沿线等高层住宅较密集的购房者而言,无疑更加刺激了其购买欲望。
虽然有利好消息的刺激,但二手房市场的消费者却普遍反映平平。调查结果显示,即使税费下调,也仍然有71.4%的市民表示不考虑购买二手的高层住宅,因为传统的高层“高价格、高公摊、高物业”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多数人,使得住房买多层的消费意识在这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虽然在交易的税费政策上,高层住宅都与普通住宅无差异,但有51.3%的购房者认为高层“公摊高,实际面积相对小”,另有46.2%的购房者认为高层“物业管理费高”。这些问题曾经都是阻碍高层销售的老问题,时至今日,高层的消费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这说明,人们对高层住宅的接受,不只是体现在价格及交易费用问题上,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恐高”思想也是阻碍购买高层住宅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促进高层住宅流通环节上,只是单方面的在税费上给予松绑还是不能根除“恐高症”,还应该在消费意识上大力引导,“恐高症”才会逐渐得以根除。
同时,由于厦门的高档住宅普遍采用的是塔式建筑,通常都是一梯6户以上,造成结构格局不理想,通风采光也受影响,因此有20.5%的人认为高层“格局相对不如多层”和12.8%的人认为高层“通风采光不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般塔式建筑的高层都很难避免,而板式建筑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难题。因此若想真正改变消费者对高层的偏见,高层住宅也要纠正在结构格局上的一些缺点,采用其它城市中比较(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流行的板式建筑。
价位:期望更低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大多数居民对购房所能承受的心理价位是比较有限的。人们对二手房价格的承受能力明显呈现出递减型的阶梯形状。
“在购买二手房时能承受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问题上,19.7%的人表示可以承受18-25万,而能接受18-25万之上的人群只有17.8%,都不是市场主流。而明确表示能够承受在12-18万元以内的占48.2%,加上选择总价12万之内的8.9%,也就是57.1%的人只能承受在总价18万以内的二手房。如果以2600元/的单价计算,这部分购房者只能购买面积在70以下的房子,这显然是不合乎市场行情的。因此,可以说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价位偏低了。
大多数人认为既然是二手房,其价位就应该像其它二手商品一样,大大低于商品房价格,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二手房不同于其它二手商品,二手房属于不动产,同商品房一样具有增值潜力。况且由于二手房都是现房,周边配套都已经成形,购买风险要比商品房小得多。所以,二手房的价格并不会像人们想像中的那么低。因此,有必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购买二手房,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多种因素,在价位上不应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请评估人员对房价做全面的评估以确定合理价位。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购房者都期望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较新的房子,那么在普通市民眼中,二手房应该是新建商品房的几成新才是合理的。结果有58.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有八成新才是合理,也有28.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有七成新才合理,两者相加,也就是说有87%的被调查者认为二手房应该有七八成新。而认为应有六成新的只占到4.3%,可见普遍市民都十分关心二手房的新旧程度。因此老市区的大部分房龄较长的二手房一般很少有人问津。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二手房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