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作协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设想(2)

部门工作总结
2011/11/14
以公正、公平、权威性的评奖工作促进省内文学创作一直是我们的宗旨。2011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评奖规则,实行了评委资格审核制度,评委回避制度等,保持评奖活动的公正、公平和权威性的导向,全年共组织实施并完成了四项省级规范化文学评奖奖工作。分别是第六届辽宁文学奖的文学评论奖、文学翻译奖和青年作家奖,以及第十一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其中文学评论奖评出丁宗皓的论文《在碎片上》、张学昕的专著《南方想象的诗学》、孙玉华等的专著《拉斯普京创作研究》、赵凌河的专著《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研究》获奖。文学翻译奖评出王春、杨晶译的《爸爸失踪后》(【美】迈克尔﹒马隆)、李冬梅译的《老头们和白宫》(【俄】弗拉基米尔﹒马卡宁)、高海涛译的《菲利普﹒拉金诗选》(【英】菲利普﹒拉金)获奖。青年作家奖评出两位青年作家张鲁镭、沙爽获奖。第十一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空缺,周建新的《老滩》,于晓威的《我在你身边》获得提名。本年度四项奖的评选,初审细致扎实,终评标准严格,获奖数额都没有达到评奖规则篇目的上限,既显示了我们评奖工作的严肃认真,也表明我省的文学创作还有巨大的潜力。尤其在长篇小说领域,希望通过我们严肃认真的工作,通过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的公正评选,真正能够对我省的长篇小说创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我省长篇小说创作冲击茅盾文学奖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1年作协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设想》相关的文章。四、向全国推荐作品及时有力
2011年是中国作协评奖大年,分别进行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和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征集、初评、终评工作。创研部及时向有关部门发送通知、征集作品,共向中国作协推荐作品五十余篇(部),我省作家共有8部作品入围终评,最后有三位作者的两部作品分别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文学评论奖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们是:高楠、王纯菲的理论著作《中国文学跨世界发展研究》和薛涛的长篇儿童小说《满山打鬼子》。
此外我们还向中国作协推荐了两部四十岁以下青年作家的作品集竞争中国作协二十一世界新星丛书,目前推荐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当代作家评论》保持水准,办刊成效显著
2011年,《当代作家评论》坚持办刊宗旨,密切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态势,与国内著名作家、批评家、学者保持沟通与联系,保证所设栏目和所发文章的质量,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份,《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已发表文章,在国家级重要报刊及重要选本全文转载介绍43篇,其中多篇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和理论批评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1年《当代作家评论》继续为推动辽宁文学创作、文学研究而努力。具有特色的“辽宁文学评论”专栏,全年发表25篇有关辽宁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重点推介辽宁青年作家作品,包括梁静秋、李丽萍、李轻松、王妍丁、素素、高晖、鲍尔吉·原野、王立春等人的创作。仍持续关注老一代作家的创作,发表了对王充闾散文创作的评论2篇,以及纪念人民作家马加诞辰一百周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