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语写作中的文化意识

毕业论文
2014/3/25
论文摘要:本文从因素影响英文的角度探讨了学生在措词、段落组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写作课的教学不仅应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同样也蓄含着文化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写作 文化干扰 文化意识
1.前言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自开展课题《文化元素在高职高专专业中的导入与应用》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第一阶段从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入手,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肤浅,文化意识薄弱,导致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语言、宗教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而影响到应用语言从事实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作为教师,往往长于语言和语法等知识的传统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就必须要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
2.具体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了解本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这种交际能力不仅指口语能力,还指书面语,即英文写作能力。在笔者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作文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由于中思维习惯的差异而出现的“中文思想+英文形式”(刘华:2003)的英语文章。下面就学生英语作文在措词、段落组织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指出问题的出现是中西方文化因素的干扰的原因。
2.1措词
汉式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体现在语言上“用词倾向于具体,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连淑能)。因此,学生在写文章时为使文章更鲜明、生动,都喜欢用一些形象的词汇。如学生爱用“In thepast,theChinesepeopleleda lifeindeepwaterandhotfire(水深火热).”的,而英美人士习惯用的是“…leda 1ife of ex—treme hardshiP”。用词准确是写作的基础。由于学生的汉语词汇储备量远大于他们的英语词汇储备量,因而在作文时,他们习惯用中文来思考,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地道的中文用语多,即汉式英语ChingliSh。如:
a)My home has a dog.(cf.My family has a dog.)
b)My father lost hiSrice bowl and decided to jump into the sea.(cf.My father resigned and became a businessman.)
从以上例子看出,学生将地道的汉语表达法硬搬到英语中。其实,英语词汇和汉语表达在语义使用域中并不是完全对等的。home这个“家”一般指地点,不指人。例如,学生想表达的是“丢了饭碗”和“下海”这两个有着浓浓中国味的词,但对中国特色词的英文译法不熟悉,所以造成了汉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