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多少钱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院校排名
2021/5/20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一年多少钱以及各专业收费标准是怎样的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方便大家查询,信息资源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收费标准,包含全日制、非全日制各专业收费情况,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收费标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示表
序号
收费项目
收费标准
计价单位
收费依据
备注
一
行政事业性收费
(一)
学费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华侨学生学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
1
研究生学费
(1)
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10000
元/生年
苏价费[2014]196号
(2)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8000
元/生年
苏价费[2014]196号
(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8000
元/生年
苏价费[2014]196号
法律、农业、翻译、汉语国际教育、金融、应用统计、控制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硕士::10000元/生年;
公共管理硕士MPA:15000元/生年;
艺术硕士MFA:20000元/生年;
会计硕士MPAcc:22000元/生年;
工商管理硕士MBA:28000元/生年
(4)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9000
元/生年
苏价费[2014]196号
环境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9000元/生年;
法律、公共管理硕士MPA:15000元/生年;
农业专业硕士::20000元/生年;
会计硕士MPAcc:22000元/生年;
工商管理硕士MBA:28000元/生年
2
自费来华留学生学费
14000-34000(文科)
元/生年
苏教财[1998]96号
苏价费[1998]469号
理科和工科比照文科可上浮10-30%;医学、艺术、体育类比照文科可上浮50-**
(1)
文科类本科生
14000-26000
元/生年
苏教财[1998]96号
苏价费[1998]469号
专科生和普通进修生比照本科生
(2)
文科类硕士研究生
18000-30000
元/生年
苏教财[1998]96号
苏价费[1998]470号
高级进修生比照硕士研究生
(3)
文科类博士研究生
22000-34000
元/生年
苏教财[1998]96号
苏价费[1998]471号
(4)
文科类短期生(一个月)
3000-4800
元
苏教财[1998]96号
苏价费[1998]472号
(5)
文科类短期生(三个月)
8000-10000
元
苏教财[1998]96号
苏价费[1998]473号
(二)
住宿费
1
国内学生住宿费
800-1500
元/生年
苏价费[2002]369号、苏财综[2002]162号
具备较好条件(4人/间):1500
一般条件(5-6人/间):1200
较差条件(5-6人/间):800
2
自费来华留学生住宿费(一般条件)
12-32
元/床位天
苏教财[1998]96号、苏价费[1998]469号
2000元/生年
3
自费来华留学生住宿费(条件较好)
一般条件的2.5倍
元/床位天
苏教财[1998]96号、苏价费[1998]469号
4000元/生年
2
研究生招生考试费
(1)
全国研究生报名考试费
120
元/生(含材料费)
苏价费[2001]141号、苏财教[2001]38号
(2)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联考报名考试费
80
元/人科
苏价费[2004]468号
含专业学位硕士、博士
(3)
研究生复试费和保送研究生笔试费及面试费
80
元/生
苏价费[2007]423号
3
自费来华留学生报名费
400-800
元/人
苏教财[1998]96号、苏价费[1998]469号)
二
代收费
学生自愿,学年结束时据实结算,多退少补
1
新生体检费
86
元/生
苏教体艺〔2018〕8号
2
军训服装费
93
元/生
苏价费[2007]270号
3
公寓用品代收费
520
元/生
苏价费[2007]270号
4
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50
元/生年
宁人社[2018]169号
按学制收费
三
服务性收费
苏教财[2007]89号、苏价费[2007]423号、苏财综[2007]92号
遵循自愿和非营利的原则,严禁强制服务或只收费不服务
1
补办学生证、图书证、校徽等
不超过成本的2倍
次
首次办理各种证卡不得收费
2
上机、上网服务费
≤1
元/小时
高校不得以定额的方式向所有在校学生统一收费
3
档案查证及翻译服务费
10
元/人次
高校为在校学生查阅学习成绩并提供书面证明的,不得收费。每增加一份加2元。证明材料需翻译成外文的,由高校根据翻译工作量和低于市场价的原则收取翻译服务费。
4
资料复印费
按成本收费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本馆资料检索和查询等,不得收费。
为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激励研究生珍惜机会潜心学习,支持研究生完成学业,我校统筹财政投入、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等各种资源,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三助岗位(助研、助教、助管)、“长望”助学基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