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以为学、信以立身”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招生信息
2019/7/12
“勤以为学、信以立身”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信息学科较为齐全的高校,在长达8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学校现有5个校区,坐落于海淀区和朝阳区;占地1183亩的昌平新校区2018年全面开工,2020年基本建成。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916人、研究生1430人、留学生159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1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连续六年承办华北五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六年位居市属高校前三。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起薪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16人,其中58.95%具有博士学位,54.59%具有高级职称;双聘院士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北京学者2人,长城学者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教学名师14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创新团队27个、创新人才15人,青年拔尖人才45人,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107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346人。
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北京高精尖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工程中心1个。按照“学科群”专项、“信息+”专项和常规项目三个类别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力争202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科研总经费连续10年较大幅度增长,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9亿元。参股的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高校中**上市企业。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96项,近两年新增省部级奖项10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车辆工程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信息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审计学、管理科学 |
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 行政管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数理实验班 |
其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8年分数线(参考)
2018年北京分专业录取分数统计情况
2018年京外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情况
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一期的青春聚集地为大家介绍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相关情况,相信大家都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了一定的了解,高考是人生的一场试金石,小编愿你也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点击【穷考】,即可一键关注!手机用户搜索:qiongkao,穷考给你想要的,懂你没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