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家李金鹤指导考生报志愿

艺术高考
2010/2/2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临近2009的高考填报志愿成为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大事之一。科学的填报志愿也成为高考成功的重要环节。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高考升学指导专家、人民网教育频道特邀高考专家组成员李金鹤老师做客人民网,为广大考生解答大家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非常欢迎李老师的到来。
李金鹤: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一下李老师,填报高考志愿应该收集哪些参考资料?
李金鹤:这个问题是很多考生家长把握不住的问题。高考填报志愿需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很多,有些考生家长原来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从哪下手,究竟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哪些信息,而且在收集高考政策信息时觉得是漫无边际的,从什么方面着手,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信息不重要,应该有一个筛选。
从填报高考志愿这个角度来说,这几方面的信息资料是必须要搜集的。首先是本年度、本省份的高考招生政策,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高考虽然是全国统一高考,政策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的高考录取和组织工作都是以省为单位来组织录取的,各地有差别。每个省的政策不一样。搜集的依据是什么呢?很多媒体都报道方方面面的涉及本省的一些高考政策,但是他们只是一些零散的、不完整的。作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首先应该把本省最权威的政策信息搜集到手。这个好办。每年各省都会召开一个高考工作会议,要出台一个文件,各个省份大致差不多,比如今年是2009年某某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每个省都有这么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对于这个年度高考所有政策都予以了明确,把这个规定找到,所有政策都包含了。有些省的招生办对考生服务很到位,还把招生工作规定通过问答的形式整理出来,比如100问等等,分门别类的把招生规定所有政策信息分解成若干个问题,考生家长特别明了。希望大家要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了解本省政策的时候,重点关注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录取批次的设置情况;今年的高考,我们省究竟设置几个录取批次,这是必须首先了解的。现在各省不一样,但是,就通常情况来看,有这么几个批次,比如从上到下,有提前批次、第一批本科批次、第二批本科批次、第三批本科批次,最后是高职和专科,各省在具体的批次设置上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有的省把第一批本科划成A段或者B段,或者分成一本A段,一本B段,有的分成两类,叫做一本A类,一本B类。有的把一个批次分成两个小批次,比如第二批本科(1),这是一个批次,第二批本科(2),这又是一个批次。这种录取批次的设置情况一定要清楚。
第二,一定要了解各个批次的志愿设置方案。比如说,第一批本科,第一志愿可以报几个院校,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如果是第一志愿是报一所还是报三所、五所,第二志愿是什么设置方式等等,把高考志愿填报说白了,就是填个表。如果方案不了解,这个表不知道怎么填。
主持人:而且很容易遗漏了信息,耽误了报考。
李金鹤:表的结构不一样,我们采取的对策不一样。
第三,优先录取和照顾政策。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人,说通俗一点,哪些人可以加分,可以加多少分。凡是能够享受到这些优先录取和照顾政策的考生,一定要把这些优录政策和照顾政策利用好,别浪费政策。
这是搜集整理中第一方面要提升的三个重点,要了解本省的高考录取政策。
其次,需要搜集整理的资料,就是考生历次考试的情况。考生高三下学期几次模拟考试,包括高三的整个年度,每次考试在学校的名次和分数,这个名次和分数和往年的情况相比将是什么层次。这个如果不清楚,我们填报志愿就没有依据了,考生的使命是填报志愿的依据。我这个考生属于一本城市的,重点就研究一本的院校等等。如果是二本的,重点研究二本的学校,这是一个基础。因为招生院校太多了,所有的院校都想研究到位,不可能。要根据考生的情况,熟悉哪个层面,重点把这个层面研究透就可以了。
第三需要搜集的资料,就是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这是我们选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我这个考生属于一本层次,他这个分数对应的有哪些院校应该可以作为咱们的可选院校——目标院校。这些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怎么样。这里面了解的依据,省招生办都会给考生汇编一本高考指导书,有的叫法不一样、名称不一样,有的省叫普通高考指南、有的叫普通高考指导等等,这上面会把往年三年的高考数据提供给大家,这个一定要研究透。
往年录取数据各省提供数据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有几点大家必须了解。这个院校、这个年度实际录取了多少人,这个指标必须要知道。再一个,这所院校这个年度第一志愿报考它的有多少人上线。比如录取了100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是100人还是150人,还是50人,这个数据应该知道。但是这个数据在有的省份公布的信息中,不是很明确,没有直接说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多少,需要自己根据那些数据进行分析,把这个数找出来。比如有的省份只公布了各个批次的第一志愿生源表,但是第一志愿生源表里面包含着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大家如果找生源表看一下,最右边那一列的数据就是这个院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大家找生源表看一下就知道了。
另外被录取的考生分数分布情况。600分以上多少,590分到600分是多少,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数。
最后是各专业的录取情况。招生院校录取了100人,但是100人可能分布在10个专业,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在多少分到多少分之间。这个需要知道。就是往年招生院校的录取数据,这是我们必须了解搜集第三个资料。
第四,院校的招生章程必须了解到位。想报考这个院校,就必须把这个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弄清楚。这个院校招生章程怎么规定的,有些什么录取原则和原则,必须要了解。
第五,招生院校的情况和这个院校的一些专业情况。这涉及到很多。因为报志愿除了报院校之外,还有报专业问题。
主持人:专业也是名目繁多。
李金鹤:目前本科专业目录是11个门70多个类,将近500个专业。这么多专业,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口气把各个专业都说的很透。我们报考志愿的时候,涉及到哪个专业,一定要上网查询,找资料。这个专业学什么课程,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干什么,适合在哪方面干,就是我们自己适不适合,这需要弄清楚。
第六,考生的限报专业。就是限制考生报考的专业有哪些。涉及到体检标准问题。一个是要了解《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身体条件这方面,健康状况这方面,有一个《高考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另外考生的体检结果,要将考生的体检结果和《指导意见》逐一对照。比如眼睛裸眼视力不太好,有哪些专业有这个限制,大家必须了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尤其是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它根据考生的身体状况或者有没有哪些疾病,分成三个档次:第一,有这种疾病的考生是不予录取的。第二,有这些疾病,这些专业可以不录取。就是也可以录取,这样的也应该回避,虽然可以录取,但是也可以不录取。第三,有这些疾病,这些专业是不宜就读的。所以我建议不管是不予录取还是可以不予录取,还是不宜就读的专业,在报志愿的时候都应该回避。
这是高考填报志愿应该搜集哪些参考资料,我从六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这六个方面是必须都搜集的,但是除此之外,方方面面的政策信息搜集的越多越好,多多益善,搜集的越多,了解的越透,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怎样参考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呢?
李金鹤: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很关键,但是怎么参考?报哪一所大学,应该想方设法地对这个大学2009年的录取分数进行判断。填报志愿、选院校是这么一个过程。无论是自主的还是有意识、无意识的,都得要做这个判断。比如A大学2009年可能的录取分数是多少,但是说句实在话,2009年录取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这种判断和预测都是一种估计。2009年的结果没出来,我怎么判断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往年这所院校的录取情况怎么样。
主持人:大概在什么范围。
李金鹤:在分析院校往年录取数据的时候,有这么三个重点必须把握:第一,这所院校往年录取分数有多高;这是必须首先了解的。但是,录取分数有多高呢?这也是我们家长都知道搜集的数据。比如北京大学2008年在某某省录取分数是620分或者630分,2007年是多少分,2006年是多少分,但是我需要强调的是,仅仅知道这个学校三个年度的录取分数还不够,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用录取线差来考量。什么叫录取线差呢?大家可以查一下本省往年各个批次的录取线,它不是同一个数。2008年一本线538分,2007年也是538分,2006年也是538分,这样的情况很少,多数都是有变化的。比如有的2008年一本线是538分,2007年的一本线可能是520分,2006年的一本线可能是540分,这种可能都是有的,分数线是波动的。不同的年度、同一个分数是不能划等号的。假如三个年度最低录取分数线都是600分,但是这个600分不能简单划等号,不是说我今年考600分就能被录取。要用录取线差,用这个学校的最低录取分减去这个学校所在批次的控制线。假设刚才说的,有一个省份2008年度一本线是520分,600分减520分,应该高于一本线80分,2007年一本线是500分,600减500分,是高于这个一本线100分。这个100分和80分是录取线差。一定要知道这个学校往年的录取线差是多少,而不要简单地看它的录取分数是多少。这是一个必须要了解的。一定要知道这个学校录取分数往年有多高,但是进一步说,要用相对数,而不是绝对数。这是一个需要把握的。
第二,这所院校往年报考人数有多少。我们没有必要知道这个报考的绝对人数是多少,我们需要知道第一志愿报考这个院校的,并且达到这个院校在批次控制线的人数,就是一志愿上线人数。比如北京大学在某个省的招生计划线是100人,北京大学这个年度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有150人,这个150人而且都上了一本线,因为北京大学肯定按照第一批本科招生,有些一本院校,比如层次稍微低一点的院校,报考这个院校的考生也许是200人,但是200人,可能有50个人没有上一本线,上线的只有150人,我们需要了解上线人数的多少。咱们分析的时候也不要仅仅看它的绝对数,要看相对数。我提出一个指标,叫做第一志愿上线率。就是第一志愿上线人数除以录取人数,或者除以招生计划。这个才是表示报考的热度。假如招生计划是100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是200人,200除以100是200%。就是说一个计划有两个人来竞争,200人中录取100人。
假如同样一个学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也是200人,但是招生计划不是100人,是10人。200除以10,是2000%,就是20个人来竞争一个招生计划。这个热度就不一样了。所以要用相对指标,用一志愿上线率来考量。
第三,这所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否稳定,有没有波动,波动有多大。这个也很关键。
主持人:李老师提到的这些数据,都是说不要看它的绝对值,而要看相对值。具体到线差还是录取率,相对值的大小,家长如何去衡量?比如线差越大,说明了什么?
李金鹤:比如这所大学往年的录取线差都高于一本线80分到100分左右,今年的考生要想报考这所大学,你的高考分数应该高于今年一本线80到100分,这样才有可能有录取的机会。你的分值线差大于录取线差,才有录取的机会。
主持人:相对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参考。
李金鹤:我比较倡导高考填报志愿一定要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再去做一些综合判断。
主持人:下面请李老师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怎样把握院校招生章程这个问题?
李金鹤:刚才我也强调了,报考哪所院校就必须把这个院校的招生章程弄清楚。就是阳光高考的一部分。在若干年前,一般社会上是不知道的,考生家长不知道这个院校按照什么规则录取考生。这些年以来,在教育部的要求下,阳光高考越来越阳光,对招生章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什么时间之前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这个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包括的内容很多,考生填报志愿主要抓住这个院校的录取规则,有的叫录取原则。这也需要有重点地去做。
我建议大家有这么几个方面必须了解:第一,院校的调档比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招生院校调档比例应该在招生计划的**到120%之间来确定。就是不能少于**,不能大于120%,这是教育部的要求。但是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的要求。一般有这么几种方式:一种就是这个院校有明确的调档比例规定。比如有的院校在招生章程的规定,调档比例为计划的110%,假如在这个省投了100个招生计划,调档的人数就是110个,按照第一志愿报考我这个院校的人数,按分数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到第110个,这就调过来,第111名就不要了。这是一种:有明确的调档比例规定。第二种,只规定一个调档比例的上限,有的院校这么说:调档比例不高于110%,也就是说在**到110%之间究竟怎样调,到时候看生源情况、考生状况是什么情况,如果分数普遍都挺高,我可以把比例大点,如果后面几位考生分数很低就不调档了,他可以灵活掌握。第三,区别对待。同一所院校,调档比例不一样,区别对待。这个区别分两种:一种是按照志愿设置方案不同来区别对待。比如有的院校这么说,普通省份的调档比例,一般实现105%,对于第一志愿实现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为102%,现在各个省份志愿设置不一样,有的省份在第一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有的没有实行平行志愿,对没有实现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是105%,实现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是102%,这是按照志愿设置方案不一样来区别对待。还有按照招生方案的多少来区别对待,有的院校在某一个省份的招生计划多,在某一个省份招生计划少,如果招生计划少于20人,你这个调档比例是120%,如果这个招生计划超过20人,调档比例是110%,是这样的区别对待。只要大家上招生院校的网站一查询,它的招生章程都公布了。这是第一个需要了解的调档比例。我这个分数,我报这个院校,我调档的可能性有多大,调档不等于录取,调档之后,我是处于最末端还是处于中端,如果处于最末端,还有可能被退档。
第二,退档的原则和退档的规定。档案被调到院校之后,并不是所有调档的考生都被录取,有的院校会退回来一部分。因为是按照超过招生计划**的比例调档。退档按照什么标准和原则来退,你必须了解。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考生的总分太低;招生计划100人,调档比例110,按照分数排序,应该是第101个到110这10个人退档,也有可能有些特殊原因,比如报专业报错了等等筛选下来,后面的补充上来,总分排名在末端的退档可能性最大。第二是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很多省份第一志愿可以报三到五个专业志愿,最后还有一个专业是否服从的询问,有很多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你报的这五个专业,分数低的话,这五个专业都没有录取上,你又不服从调剂到别的专业,那分数再高也得退档。第三种情况是单科成绩没有达到要求,有的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规定,比如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超过100分,有些特殊专业对数学成绩有要求,数学成绩不低于多少分,总分虽然达到了,但是单科成绩没有达到专业的录取要求,也退档。
怎么看调档比例和退档呢?有的说,院校调档比例越大,被院校调档的机会越大,概率越高,但是,反过来,分数比较低的末端考生,被退档的机会也大,院校调档比例越小,你被调档的可能性小,但是调完档之后,被退档的可能性越小。所以需要辩证地来看。
第三,非第一志愿录取的规定。第二志愿怎么录取?各个院校招生章程对这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考生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判断这所院校录不录取第二志愿。这很关键。说句实在话,这个院校录不录取二志愿都不是院校自己说了算,而是考生说了算。我们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这方面有些不清楚。因为我到各地巡回讲座,和考生家长交流的时候,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院校录不录第二志愿,我第二志愿报它能不能录?院校录不录第二志愿是考生说了算,不是院校说了算。它取决于这个院校第一志愿报的人数有多少。刚才我说了,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招生计划100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200人,这200人都够资格录取,第一志愿能不能录满?肯定录满了。从200个符合条件的考生中录100人,第一志愿就录满了。如果要录100人,第一志愿才有50人,还有50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这50个剩余计划必须通过二志愿来完成。不是学生愿意不愿意的事,必须要通过第二志愿。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这个院校应不应该录第二志愿。因为往年数据分析,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就可以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当年这个院校的报考人数究竟是多少,很难预知。虽然我们分析往年的情况,那是往年的。但是今年怎么回事,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多院校的招生章程上这么规定,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时候接收第二志愿考生,这是很多院校招生章程中对于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文字表述。但这里有一个潜台词,“当第一志愿生源足的时候,不可能再录第二志愿”。第一志愿录满了,不可能再录第二志愿。所以大家要看到潜台词。
还有一种院校,当第一志愿生源足的时候也录第二志愿。我管它叫做政策性预留计划。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往年的招生章程都这么规定,第一志愿只完成招生计划的90%,假设今年在这个省投放100个招生计划,第一志愿只录90个,什么意思?无论第一志愿报考我的人数有多少,分数有多高,我只录前面90人,留下10%给第二志愿,这是政策性预留计划。这个第二志愿往往都有限制条件,就是院校分数级差的限制。第二志愿报考我这所院校,必须比第一志愿录取的最后那一名考生分数高出30分、40分、50分,这是大家都了解的限制条件。
第四,专业安排模式。这也是很容易让考生家长忽略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弄不清,第一志愿选什么,第二志愿选什么,但是究竟院校是按照什么规则来确定考生的专业,这个必须了解。通常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数优先模式;无论你是第几志愿报我这个专业,只要你分数高,能排在前面,我就优先录取你。第二种模式,志愿优先模式;有的叫做专业亲。无论你分数多高,先看志愿,第一志愿报我这个专业,我按照第一志愿报我这个专业的分数排序从高到低录取,然后再看第二志愿报哪个专业,那个专业有没有缺额,如果有缺额就录你,没有缺额的话,看你第三个专业是什么,依此类推。第三种模式,分数级差模式。和院校第二分数级差差不多。我认为它是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的综合。既看分数又看志愿。但是分数级差模式先看的是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参与第二志愿专业录取的时候,就要把你的分数减掉一个它规定的级差,减掉几分之后再参与第二志愿的排序,看你的分数能不能排到前面,能不能被录取。
作为招生章程,还需要了解这个院校对各省出台的优先录取和照顾录取的政策。刚才说了,各省招生办会出台一些优录政策和照顾政策,这些政策不是每所院校**不折不扣执行的。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不折不扣的执行。这个省出台的所有优录政策和照顾政策,我这个院校都认可,都按你的办。
第二,有限制条件的执行。什么限制条件?比如,有的说我认可你这种加分和降分的投档,我都接收过来,但是我在实际录取的时候,要求去掉照顾分以外你的实际成绩必须达到我这所院校所在批次控制线。比如一本线是520分,但是有的考生只考了515分,没有达到一本线,但是,他能享受10分的照顾分,加分之后变成525分了,就超过一本线了,他就可以被这个院校调档,调档过去之后,实际录取的时候,这个院校有这种规定,你的实际分数必须达到520分才能录你,你的实际分数只有515分,没有达到520分,这个考生是肯定不录的。所以这是一种情况。再一个,有些院校在专业安排上是按照高考实际分数安排的。不是按照加分和照顾分之后的总分安排。所以,有加分和照顾分政策的考生一定要注意,研究院校在对待各省政策的时候是按照什么办法来做的。
主持人:对于考生来说是相对公平的。
李金鹤:要说“公平”这两个字,我想说的话挺多。现在咱们的阳光高考在高考这个方面体现社会公平,我认为做的是很到位的。无论从教育部还是各省招生办,还是各招生院校,出台的所有政策都在力求让高考这个事越公平越好,只要现在能做到,在当前的历史阶段能做到的事都在想办法做。我很有感触。我说咱们国家在这方面做的还真是很到位。
主持人:它分的真的很细致,给每个考生尽可能多的机会上自己所满意的院校和专业,在政策方面还是非常细的。具体到志愿填报,可能很多考生关心第一志愿的院校应该如何选择?
李金鹤:具体涉及到填报原则问题了。刚才我们说的是怎么搜集信息、怎么了解这些政策。具体怎么操作?也是涉及到填报原则问题。所有的招生批次都有第一志愿,无论这个省的各个批次志愿设置方案是怎样的,肯定都有第一志愿。第一志愿的院校怎么选择至关重要。我对考生的建议:第一志愿选择绝对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