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武汉中考招生常见问题解答(2)

武汉
2014/6/17
为减少考生填报志愿的人为干扰,今年中考报名继续完善考生密码发放手段。在原有通过学校或区招考办发放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市招考办同时通过“湖北阳光招生”短信服务平台将密码直接发送到考生或监护人手机中。
因此考生报名时,应严格按照有关提示和要求进行操作,在核对和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真实、完整,尤其要注意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的准确。
五、考生如何获取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和密码?
答:考生凭用户名(考生学号后8位数,下同)和密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武汉招考网(www.网址未加载)进行网上报名。4月23日,用户名和密码由学校或区招考办发给考生,市招考办还通过“湖北阳光招生”短信服务平台将密码直接发送到考生或监护人手机中,因此提醒考生要准确填写自己或监护人的手机号。
“湖北阳光招生”短信服务平台的专用特服号码为“10639678”,4月21-22日,市招考办将通过“湖北阳光招生”短信服务平台发送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密码。若考生或家长收到发自“10639678”的短信,不要删除,也无需回复,请大家注意保存并及时更改密码。
少数考生没有手机或个别手机可能会接收不到密码信息,考生还可凭身份证和学号到市招考办查询初始密码。
六、考生如何进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
答:2014年中考实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填报志愿采取考前分类填报的方式进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5日8:00至5月9日20:00。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主要步骤有:
第一步:学习政策。考生和家长认真学习《武汉中考》和《考生网上报名填报志愿须知》,参加学校组织的宣传培训,了解今年的中招政策,掌握网报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第二步:测试。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武汉招考网的网报系统,测试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第三步:填写《考生报名志愿草表》。考生或家长根据《武汉中考》上公示的招生学校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填写《考生报名志愿草表》,此表不用交给学校。
第四步: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可在学校提供的机房或具备网报条件的地点,进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单独报名的考生可在区招考办提供的计算机上报名填报志愿。有条件的考生可自行选择地点填报。具体操作按《考生网上报名填报志愿须知》进行。
第五步:确认信息。5月14—20日,考生和家长核对学校打印的《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中心城区不含志愿信息,新城区含志愿信息。由于中心城区考生的《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没有志愿信息,中心城区的考生、家长还须凭学号和密码登录网报系统查看核对志愿信息),确认无误后,考生和家长签字,交学校留存。5月23日-6月13日,考生可在武汉招考网上查询填报志愿信息。
七、网上报名填报志愿需注意哪些事项?
答:1.考生必须牢记密码,以便在网报和查询报名志愿信息时使用。如果忘记密码或者发现密码不能正常登陆,可凭身份证到区招考办书面申请恢复初始密码重新登录。
2.考生按照《考生报名志愿草表》将个人基本信息及志愿信息录入网报系统,在网报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核对无误后确认完成网报。今年填报志愿时间都在工作日,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充分酝酿,提前确定填报的学校,5月9日20:00后考生不能再修改志愿。网报系统将以考生最后一次填报或修改的信息为准。
3.若考生和家长发现基本信息有误,可向学校提出修改申请,由学校登录网报系统进行修改。
4.为确保考生填报志愿真实准确和不受外界干扰,网上报名系统中将会详细记录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的时间、次数、修改内容、IP地址等,以备查询。对受到外界干扰而不能正常填报志愿的现象,可向市招考办提出申诉。申诉具体步骤为:⑴考生写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修改原因、事实依据、修改内容、联系方式,考生和家长签字。⑵考生和家长凭身份证到市招考办登记,市招考办安排专人接待。⑶由专人查看原始的报名志愿库和轨迹库,逐一核实,并由监察部门对干扰考生填报志愿的现象进行调查。⑷如果调查属实,将按照《市教育局关于明确2014年入学招生考试工作纪律的通知》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将所有申请及核实情况汇总后,报网报领导小组,由网报领导小组做出裁决。⑸市招考办修改,并反馈给考生和家长。
八、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范围如何规定?
答:中心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中心城区招生;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区内招生。严禁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中心城区低于普高资格线的考生。
武汉市民族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汉外国语学校、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
省级示范高中中外合作项目(含国际部)与所在学校招生范围一致。
九、考生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答:中等职业学校类属提前批。报考中职类的考生,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选择1所学校填报在相应的志愿栏内。选择了中职类志愿的考生不能再填报其它志愿。
普通高中学校类志愿设4个批次。报考普高类的考生,可按以下批次选择学校填报在相应的志愿栏内。
1.提前批:民办普通高中,设1个志愿。
2.第一批:省级示范高中,设指令计划志愿1个,“三限”计划志愿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