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淮安中考化学试题解析(2)

淮安中考
2012/8/20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C. 检验CO2是否集满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注意液体的量和试管夹的拿法;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C、对气体进行验满时,木条要放在集气瓶口; D、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液体加入的顺序.
解答:
A、试管内的液体太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的短柄上,故A错误;
B、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故B错误;
C、检验CO2是否集满时木条不能伸入集气瓶中,要放在瓶口,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或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准确读取图中的信息,联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基础.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 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C. 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 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A、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解答:
A、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于除油污,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前后因果关系不对应,故错误;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所以可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正确;
D、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正确;故选B.
点评: 通过解答本题,能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9.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 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 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解答: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是不是降低的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错误;
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叙述正确;
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难度,叙述正确;
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正确;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 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从给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针对性. 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 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 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 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
解答:
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所以点燃后闻到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为羊毛,而无明显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是涤纶.可以鉴别.
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可以除去杂质.
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经上述操作可以得到不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
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的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错误.故选:D.
点评: 物质除杂和分离中要注意操作和试剂使用上语言用词的恰当,如本题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就导致实验失败,而“适量的氢氧化钠”实验就成功了.
二、填空与解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11.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聪聪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硫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SO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a+表示2个钠离子.(3)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故答案为:(1)3SO2;(2)2Na+;(3)P;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①甲烷 ②碳酸钾 ③硝酸铵 ④氯化钠四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农业上可用作钾肥的是 ②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① ;(3)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④ ;(4)溶于水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③ .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分析: (1)根据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化学物质解答;(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3)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配制而成的溶液;(4)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解答:
(1)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化学物质;(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3)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配制而成的溶液;(4)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故答案为: ②;①;④;③.
点评: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以便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