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数学 复习与考试时间要吻合(2)

2022艺考
2014/4/1
临场应变:保证中低档题不丢分
刚拿到试卷时,考生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可先不要急于答题,从头到尾浏览全卷,一是摸清题量,以防止漏题;二是估计难度,以确定正确的答题策略。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要保证中低档题不丢分或少失分,才能超水平的发挥。会做的三角函数、数列、空间几何、概率等题目力求不丢分,对部分较难的解析几何、导数与函数题,应尽力而为争取多得分。
就今年高考而言,估计第17、18、19题的难度不大,选考题难度也不大,应优先考虑。另外,要“先熟后生”,就是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好,题目结构比较熟悉的题目。但应注意几点:其一是思维定势问题,有些题表面上很熟,但与平时做的有点差别,要仔细审题;其二是鸡肋取舍问题,有些题平时做过多次,但在考试中就是做不出来,遇到这种问题必须果断放弃。在考试的后段时间里,要注意时间效益,若两道题都会做,应先做分高的(在单位时间内可能获得的分数高的)。其三是灵活解答不死守陈规,对于立体几何,可能使用传统的公理体系比较好解,也可能用空间向量的方法比较简单,根据立体几何的考试趋势,要设未知数。
时间分配:稳中求快争取一次过
高考试卷题量大,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行的,但只求速度没有准确性也不可能得高分。因此必须稳中求快,一般选择题的时间安排25~28分钟(文科28~33分钟)为宜,填空题时间安排10~12分钟时间为宜,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力求一次成功,尽量不要安排多余时间检查。高考试卷有一定量的难题,应对难题的策略是首先把题审清楚,明白题目考查的内容、知识点、思想方法和技能是什么?然后确定解题策略,每步运算都要认真进行,尽量不出现返工就是成功了。
高考中实行踩点给分。也就是说,在要考查的知识点中,与答案吻合的式子和方程的解等关键的结论多就多给分。比较陌生的题型,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目,就要采取“缺步解答”、“辅助解答”和“特殊值解答”等等,也就是不留空白,知道多少就写多少,减少失分。特别对于比较简单的题,解题过程尽量写的完整和规范。
最后15分钟必须用好。如果正在做一道题,可争取做完。应对前面的题目检查一遍,看是否漏题;如有解答不全的尽量补全。但注意,千万不要随意改变原来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