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专业课文化课都要兼顾 美术高考指南(2)

湖北美术统考
2010/8/8
记者:近年来,在艺术类考试中,越来越注重对考生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但是,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到底在考生成绩中各占多少比重,各个学校都有所不同。贵校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或做法?
诸迪:关于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近几年各艺术院校实践中也都有自己的一些办法,但是基本取向是明确的,即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逐渐加大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事实上,提高艺术类院校考生的文化素质最早是由我院的老院长靳尚谊提出来的。他针对当时艺术院校考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的现象,提出艺术类院校更应关注学生的文化素质,并强调,宁可牺牲一些专业,也要把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提上去。
如果关注近几年的招生简章可以发现,我们一直坚持采取文化上线、专业排队的录取方法,并且各个专业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在录取标准方面也有所差别。具体而言,造型艺术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专业、书法专业等要求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达到我院规定的分数线,再依据专业成绩排名录取;建筑学专业在专业成绩合格的基础上,一部分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还有一部分在文化课成绩达到我院规定要求的基础上,依据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以专业排名录取可能会损失一些文化课成绩特别好、专业排队稍微靠后一点的学生,或者说专业课成绩特别好、文化课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所以这几年我们在录取标准上也作了一些调整,在保持基本的录取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对专业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给予一些文化上的加分,对文化课成绩特别好的考生优先录取,这样既保障了整体的录取水平,也兼顾了对特殊人才的选拔。
总体而言,针对专业性质、对人才的特殊要求等的不同,在专业线和文化线的侧重点上,还应区分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如戏曲、舞蹈类专业,学生可能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要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去,对这些考生在招录过程中就应以专业选拔为主,文化课侧重水平测试,只要满足水平测试的要求就可以录取。
改革招考方式方法,最大限度确保招生工作科学合理记者:据了解,贵院近年来在招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方面也下了大力气。如果说重视考生的文化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举措,那么应该说,贵院在招考方式方法方面的改革,更多体现的是对考生利益的最大维护。
诸迪:的确是这样。近年来,我们在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考生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保证招生工作的科学合理。如为方便考生报考,合理分流考生人数,确保考生考试条件,我院在全国共设立了8个专业考试点,分别在北京、青岛、武汉、无锡、广州、沈阳、成都、兰州,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6个省市区考生可在京参加专业考试外,其他省份考生可就近考试。我们还要求全国8个考点,同一时间、同一试卷、统一考试,考试结束后试卷全部拿回北京,同时进行阅卷评分。这样做虽然会给学校的招考工作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给考生提供报考机会及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性。
同时,我们在二级专业学院建立了基础部,学生按照大的专业方向招收,使各个专业在基础教学方面有一定打通。在设立基础部之前,我们各个专业都是采取按照细分专业来招生,比如油画是热门专业,考生整体素质都较高,如果按照传统的招生方式,可能就会导致油画淘汰掉的考生比某些专业的合格考生还要优秀。因此,按照大类招生,也是从考生的角度出发,尽量为他们提供一个均等的机会,更有利于将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此外,这样做也更加有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打下相对宽泛的专业基础。
新一轮高考改革,一定要调动大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