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名单有哪些

考研综合信息
2022/4/3
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上海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名单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本文为大家整理的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市级重点学科以及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供大家参考:
1、上海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名单
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 | 类别 | 名称 | 批准年月 | 备注 |
1 | 国家重点学科 (培育) | 光学工程 | 2007.12 | 国家培育 |
2 | 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三期) | 系统分析与集成 | 2008.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3年 |
3 | 光学工程 | 2008.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3年 | |
4 | 制冷与低温工程 | 2008.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3年 | |
5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08.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3年 | |
6 | 上海市一流学科 (B类) | 光学工程 | 2012.01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2+3)年 |
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12.01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2+3)年 | |
8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12.01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2+3)年 | |
9 | 机械工程 | 2012.01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2+3)年 | |
10 | 生物医学工程 | 2012.01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2+3)年 | |
11 | 系统科学 | 2012.01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建设期(2+3)年 | |
12 | 上海市教委 重点学科 (第五期)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2007.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建设期5年 |
13 | 建筑环境工程与节能 | 2007.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建设期5年 | |
14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07.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建设期5年 | |
15 | 经济系统运行与调控 | 2007.10 | 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建设期5年 | |
16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2009.06(增补) | 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建设期5年 | |
17 | 新闻出版总署 重点学科 | 数字出版与传播 | 2011.07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 |
18 | 上海市教委 高峰学科 | 光学工程 | 2015.12 | 建设期3年 |
19 | 系统科学 | 2015.12 | 建设期3年 | |
20 | 上海市教委 高原学科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15.12 | 建设期3年 |
21 | 机械工程 | 2015.12 | 建设期3年 | |
22 | 生物医学工程 | 2015.12 | 建设期3年 | |
23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15.12 | 建设期3年 | |
24 | 上海市教委高峰学科(第二阶段) | 光学工程 | 2018.01 | 建设期3年 |
25 | 系统科学 | 2018.01 | 建设期3年 | |
26 | 上海市教委高原学科(第二阶段)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18.01 | 建设期3年 |
27 | 机械工程 | 2018.01 | 建设期3年 | |
28 | 生物医学工程 | 2018.01 | 建设期3年 | |
29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18.01 | 建设期3年 |
高峰高原学科
学科名称 | 学院 | ||
1 | 光学工程 | Ⅲ类高峰学科 | 光电学院 |
2 | 系统科学 | Ⅲ类高峰学科 | 管理学院 |
3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Ⅰ类高原学科 | 能动学院 |
4 | 机械工程 | Ⅰ类高原学科 | 机械学院 |
5 | 生物医学工程 | Ⅰ类高原学科 | 医食学院 |
6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Ⅰ类高原学科 | 管理学院 |
以下是上海理工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情况,也是最新评估结果。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光学工程 | B+ |
2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B+ |
3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4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系统科学 | B |
5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 | B |
6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7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8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9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10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1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新闻传播学 | C |
12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数学 | C |
13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土木工程 | C |
14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15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 | C |
16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工商管理 | C |
17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公共管理 | C |
18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物理学 | C- |
19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电气工程 | C- |
20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C- |
21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C- |
上海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沪港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20世纪50年代初,原沪江大学和原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在原德文医工学堂校址)分别改建为上海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为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两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转入上海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