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职业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5)

湖北高考最新信息
2014/3/31
(二)建立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重,提高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重。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合理确定职业教育的学费标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和扶困助学;强化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规范发展,制定和完善支持政策,保障民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
(三)完善职业教育评价、督导和质量监控机制
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评价机制。
完善职业教育教育督导评估管理办法,建立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积极推行职业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引导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落实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提高学校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部环境
强化技能岗位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
加强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和各类典型案例,让职业教育的招生、资助和免费等政策以及基础能力建设进展情况与重要举措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力在全社会宣传和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七项建设工程
1、职教园区建设工程。按照职教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分步实施,坚持规范化运作,进一步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加大对重点学校的校园主体工程建设和改造力度,使职教园区基础建设基本到位,园区环境出现根本性变化,办学条件实现根本性改善,校企合作办学全面深化展开,职教园区建设进入新的完善发展期。
2、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要新增2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3、品牌专业打造工程。依托黄石支柱产业,扶持建设纺织服装、机加工、模具、冶金冶炼等15个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和品牌专业,创建2个国家级、5个省级、15个市级重点专业。同时加大区域内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统筹,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4、课程改革工程。以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和研究,建立适应岗位要求和学生实际的课程体系。着力推进项目教学,鼓励开展校本教材研发,五年内完成20门主干课程的建设。
5、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干部及师资队伍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各类培训。通过校企合作,支持学校特聘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要求所有职业院校校长参加轮训,认真遴选培养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6、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黄石市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和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基地。每年组织中职师生技能大赛、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竞赛、中职教育先进典型宣传等活动,大力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养。
7、成人继续教育工程。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和各类培训活动,加强对社区教育实验区的指导,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加大为“三农”服务的力度,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