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教育事业发展概况(2)

湖北高考最新信息
2014/3/28
二是着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基础。我们将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按照“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加大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首先,着力加强边远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近三年我们投入近700万元为最边远的九湖、下谷两乡永久性保留的学校新建或改建了教学和生活用房。同时兼顾全区阶段性保留学校的校舍维修及校园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基本完成了全区农村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任务。其次,着力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按照标准化要求,为义务教育学校装备了15个标准化实验室,配置了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备。两年内投入400万元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今年又投入150万元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添置了备课微机、电子白板、背投电视、健康黑板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同时,借助神农架教育信息网和远程教育资源,配置相应设施设备,增加校际光纤网络带宽(城区学校20兆,乡镇中心学校10兆以上,村小4兆),网络通道进入了每所学校、每一个教室和专业室、每个教师的办公桌上,天地一体,已初步建成了“网上神农架教育”平台。
三是加速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性提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核心,是全面提高质量的保证。首先,通过网络培训,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在省教育厅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按照“立足常规教研,推进网络教研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网上神农架教育”试点,建立了教师网上学习、培训、教研平台,为教师开辟了一条互动学习、交流研讨的新途径。坚持以教研室为主导,以专职教研员为主体,以兼职教研员为辅助,全方位引领教师分学科、分学段、分专题集中在网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交流和学习。通过网络,促进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资源运用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让所有教师跨越时空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实现所有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符合大山区实际的路径。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城乡一体化网上培训、教研和交流的体系。其次,着力加强常规培训。近两年,通过国家、省、区三级集训以及校本研训,全区所有教师普遍接受了新一轮培训。
四是不断推进机制规范化创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不断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加快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借助网络,推行骨干引领,通过网上交流互动,建立教师持续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一年来,我区已有800名教师通过网络参加了培训,无论是现代教育技术还是现代教育理念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第二,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按照“退二进一”的方式,坚持每年招录部分年轻教师到义务教育学校任教,尤其针对边远高寒山区,外地教师不愿去,留不住的状况,我们拟采取“签合同、定本地工作年限”的方式定向招录本土大学生回乡任教,既加强边远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又在边远山区学校增加了“鲶鱼效应”,促进全区师资力量相对均衡。第三,创新学生资助机制。为减轻布局调整后老百姓家庭负担,我们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免收作业本费和住宿费,实现了“四免一补”。去年,出台了《边远乡镇初中寄宿生交通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和《高寒地区学校冬季取暖补助暂行办法》,所需经费,财政全额保证,有效解决了边远地区学生因布局调整增加的学生交通费负担和高寒地区学生冬季取暖问题。第四,创新后勤保障机制。基于我区寄宿生多、年龄小、冬季寒冷的特点,我们提出并落实了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五让一确保”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机制,力求让学生在学校享受到在家一般的温馨和快乐。
二、高中教育基础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