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高考招生简章(2)

海南高考招生简章
2013/7/2
专 业 介 绍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广阔的专业视野、较强的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论、教学理论与方法、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校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教育学科教学工作、适合在各级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在教育行政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有广阔的专业视野,扎实的幼儿教育技能的一专多能、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课程论、学前游戏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园管理、幼儿心理健康与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钢琴、乐理与视唱、舞蹈、美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幼儿园、幼儿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幼儿教育研究、幼儿教育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当今,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幼儿教育师资都将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本专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管理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大中小学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和司法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市场调研与营销、广告策划与宣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罪犯的改造与转化等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政治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原理、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概论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中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或在高等学校从事学生工作,以及在政府职能部门或公共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法学(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法治意识、扎实的法学理论素养和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宽口径、复合型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法律逻辑、司法文书、国际私法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工作,也可从事中等学校的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及企事业单位中文应用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深厚的专业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写作、实用文体写作、普通话训练、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概论、比较文学、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方法与技能训练、教师口语等。
培养方式:前三个学期共同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四学期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及相关规定,再次在专业内进行师范与非师范的分流培养,以利学生成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中等学校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也适合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行政助理、编辑等相关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适合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处理本专业事务的技能,能胜任专业教学和基本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元典导读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中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也适合在企事业单位或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文档管理等相关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适合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理论、汉语教学理论和英语基础,并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主要面向东南亚国家的高层次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的专门人才,以及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企事业管理等方面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双语教学)、英语听说、英语实用写作、英语阅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学、应用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与中外文化比较、语言政策、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基础写作、教师口语与普通话训练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适合在国外(主要面向东南亚各国)担任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国际汉语志愿者,以及从事与汉语文化推广相关的对外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企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在国内中等学校从事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以在国内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行政助理、编辑等相关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适合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涵盖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两个专业。学生在大学前三个学期不分专业,在新闻传播学类内统一修读公共基础课程与新闻传播类学专业基础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后,于第三学期末依据学院提出的分流办法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等,于第四学期再选择新闻学专业或广播电视学专业继续学习。
新闻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新闻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宽厚人文文化底蕴,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掌握新闻采访、写作、摄影、编辑与出版等方面业务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美学概论、广告学、社会学概论、数字媒体概论、电子编辑与排版、新闻发布理论与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传播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广播电视业、报刊业、网站等机构从事记者、编辑与管理等工作,也适合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企划以及新闻发言人等工作。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适合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