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八州而朝同列

高中知识
2022/1/10
一、序八州而朝同列的序是什么意思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
注释:
序:座次、次序,这里是排列次序的意思。
1.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又以万乘代指天子。
2. 乘(shèng):古时车辆叫乘。
3. 序八州:给八州按次第排列座次。
4. 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5. 朝同列: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
6. 朝,使……来朝拜。同列,同在朝班,此指六国诸侯,秦与六国本来都是周王朝的同列诸侯。
7. :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译文: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
二、序八州而朝同列的序是什么意思课本上是 排列座次,练“序八州而朝同列”中”而“的用法是,连词,连接着彼此平列的动词性短语,表顺接或者顺承,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
“序八州而朝同列”一语,出自汉代贾谊的《过秦论》上篇,上下文是: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译成现代汉语是: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统辖了全国八个州,并且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
“序八州而朝同列”中”而“的这种用法,与《过秦论》中的“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等句子中的“而”,词性和用法是一样的,它连接的前后两个部分彼此相容,它在中间起到了顺接或者顺承的作用。
三、翻译“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翻译: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
出自:汉 贾谊《过秦论》 原文选段: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释义: 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 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絜:衡量。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序,座次、次序,这里是排列次序的意思。 扩展资料文章主旨: 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作者成就: 贾谊的政论文,主要是一些陈政事的疏奏,为数不多,但成就巨大。一方面,他吸取战国儒道法三家思想而又“案之当今之务”,使其政沦文具有适应时代需要而“经世致用”的特色,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另一方面,他继承战国之文“敷张文辞”的写作手法而又更加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使其政论文具有将说理与情感、气势、形象相结合而耸动人主视听的特色。
贾谊的政论散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非凡,全面地阐述了 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四、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中的朝字朝,使……来朝拜。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序八州而朝同列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序八州而朝同列》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