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弗利

高中知识
2022/1/10
一、马基雅维利崇尚什么思想
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o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 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
人都是“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别人。马基雅维利还指出:受人敬爱不如被人惧怕,“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些”。
但有时又有必要让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也就是说,统治者在公开场合应表现爱民如子和仁慈宽厚的一面。惩罚人的事应让其他人去干,最后还可嫁祸于人,找替罪羊。
奖赏别人的事应当亲自出面,以免让下属行私惠。给人恩惠要一点点地来,让他有盼望;给人打击要一下致其于死地,不让他有报复的可能。
不可指望别人对你诚实,更不可把命运系于别人身上。要经得起孤独的煎熬,“最危险莫过于意气相投的人”。
马基雅维利主义在西方是贬义词,是旁门左道的文化支流;一旦谁被冠以“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谁就名誉扫地。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之类的阴谋诡计而被称做“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其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差”的二位总统之一。
二、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是什么意思马基雅维利的核心思想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绝对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些思想都反映在他的著作《君主论》里面。
他给政治家这样的建言:作为君主,应该首先让人畏惧,而不是被人爱戴。“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
” 认为君主要始终“保持着他的至尊地位的威严”。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他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它是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对自已自主的权威领域、对自己巨大的力量和能力的觉醒,希腊思想的再发现促进了这一历程。 他从过去或现存的人那里,而不是从应该存在的人那里汲取思想材料,他是一位政治分析家而不是政治哲学家,他不是以哲学的方式面是以经验的方式处理政治问题。
他的思想是经验主义的。从经验出发,他把人描绘成一种不合人情的、自私的动物,只注意权力、名誉、功利和安全,因此,谈论人的道德尊严或谈论人生高贵的超自然的目的就毫无意义,试图用自然规律或神圣法规的支配力来约束人也是枉费心机,所以他否认传统道德戒律的必要性,摈弃了传统赋予宗教在人生中的作用。
他提出了一种完全世俗的人类道德观,认为取得成功、获得权力和名誉是人生的首要目的。善是实现物质成就和权力等世俗目标的有利工具。
他的思想也是现世主义的。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既不受制于上帝,也不服从命运。
传统基督教价值观总是强调提倡谦卑、顺从、屈从和禁欲的品质,从而逐渐地削弱了保证人们战胜自己命运所需要的自信心。 他赞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采取人们认为不必要的任何手段。
他的作品有他个人经历的烙印。他年青时,他家乡的一位道士曾作了一个长达四年的试验,试图严格按照道德标准来搞政治,结果失败了;他的作品也有试图得到重要的政治职位的功利性;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他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硕果累累,经济活动繁荣、先进,与此同时,政治上令人失望的现象的不满。
意大利四分五裂受人欺负。 他意识到自己思想的突破性作用,他割断了政治与神学及伦理学的关系,使政治学进入了一个新朝代。
他不反对宗教,但敌视基督教,厌恶基督教的价值标准,憎恶教会干预政治事务。他把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截然分开,认为个人的道德规范实际上与公共的政治领域无关。
意大利的统一既难又十分必要,所以为完成这一任务。统治者采取必要的暴力,以残忍的手段进行欺骗甚至背信弃义。
这就是他的基本主张。 他认为权力是政治的关键,很少考虑权力的正义性,合法化。
权力产生于政治需要,无需在哲学上论证其合理性;获得权力者就应独享权力。 权力带来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道德不适合权力的强制行为。
对统治者,他建议,要随心所欲地加强权力,独揽大权。他认为大多数人本质上邪恶败坏,兽性占上风,对他们不必讲道德。
权力是好的,因为他维持了国家,为此手段不应受到限制。 1、国家的合法性来自何处 2、国噬缁岬男乓逵胫刃?。
三、马基雅维利有着怎样的历史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意大利出现了复兴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和文化的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于1469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世家大族。 早在13世纪时,这个家族中就有许多人担任政府要职,马基雅维利的家庭属于这个家族中最贫寒的一支,他的父亲也曾担任政府公职,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被罢免。
由于家境清寒,他从小就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在父母的严格教育和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少年时代起就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才识过人而备受称赞。 1494年,佛罗伦萨爆发了反对美第奇家族专制统治的起义,25岁的马基雅维利积极地参加这场斗争。
起义胜利后,佛罗伦萨建立了共和国政府,29岁的马基雅维利被任命为佛罗伦萨共和国最高行政机关 “自由安全十人委员会”的国务秘书,主管外交和军事,负责起草政府文件等工作,并曾多次出使意大利各邦和法、德等国。 1501 年,马基雅维利与玛丽特考尔西尼结婚,生育了 5个孩子。
1502年,马基雅维利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执政官索代里尼的助手,帮他整顿军队。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的支持下重新掌权,共和国被推翻。
作为索代里尼的亲信,马基雅维利遭到逮捕并被监禁,结束了政治生涯。 不久后他获释,从此栖身于佛罗伦萨郊区的一座别墅里,开始著书立说。
马基雅维利于1513年完成了《君主论》。《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献给洛伦佐 美第奇的小册子。
但是这本书的由来却与瓦伦丁公爵恺撒博贾有关。1502年,马基雅维利以特使身份见到了名噪一时的瓦伦丁公爵恺撒博贾。
此人是一个精通政治权术的君主,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残害亲骨肉,谋害亲兄弟。他用十分谦恭的礼节对待政敌,深藏自己的用意,一旦取得对方的信任,就无情地绞杀他们。
当人民起来造反时,他派酷吏血腥镇压;而和平到来时,他又把派去镇压起义的官吏处死,以平民愤。 恺撒博贾给马基雅维利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他认为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并把恺撒博贾作为《君主论》中完美君主的典型。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对意大利数百年政治实践与激烈革命的总结,也是作者从政十多年经验教训的理论结晶。他认为共和政体是最好的国家形式,但又认为共和制度无力消除意大利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有建立拥有无限权力的君主政体才能使臣民服从,抵御强敌入侵。
他强调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诸如权术政治、残暴、欺诈、伪善、背信弃义等等,只要是有助于君主统治的就都是正当的。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为 “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的学说奠定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础。 《君主论》无疑是政治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君主论》在人类思想史上1方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另一面又备受称道,在问世的400多年来,一^直为政治家、谋略家、野心家们所关注。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并认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而马基雅维利也被称为是第一位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家的政治思想家。
1527年,佛罗伦萨再次发生起义,重新建立了共和国。马基雅维利试图东山再起,于是给新政府写信,希望获得职位。
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在失望和苦闷中,马基雅维利郁郁而终。 。
四、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提出了怎样的学说尼柯罗.马基雅弗利(1469-1527年)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 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政治学之 父”。
其著述中最著名的有《君主论》、《罗马史论》、《战争的艺术》和《佛罗 伦萨史》。《君主论》是他的代表作,全书清晰而完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国 家学说,系统地阐述了君主统治的种种方式和君主夺权治国的思想策略与政治权术。
他的政治学说主要有:国家至上论;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权; 肯定君主共和制是最好的政体形式;主张利用宗教和教会作为统治国家的有 力武器;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制;君主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五、马基雅维利主义代表了什么代表着权术与谋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权术理论。
最初这种主义是在西欧封建社会末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腐朽实力而被提出来的,其主流是爱国的和进步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进步要求。 但后来成为了贬义词,成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权术理论,后来被资产阶级学者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甚至被法西斯分子用作实行独裁统治的理论依据,成为了贬义词。
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
人都是“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于别人。 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
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和狐狸,象狮子那样残忍,象狐狸那样狡诈。君主不妨对行恶习以为常,不要因为残酷的行为受人指责而烦恼;“慈悲心是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
马基雅维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六、后世如何评价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也许在人类的思想史之上,绝对不会有像马基雅维利一样受到过那样尖锐的称赞与诋毁,近5个世纪的时间,马基雅维利这个名字一直都是和阴险狡诈、口是心非、背信弃义、残暴无情联系在一起。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他的伟大著作——《君主论》,马克思这样评价马基雅维利:马基雅维里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对意大利几百年的政治实践与激烈革命的一个总结,也是他从政十多年经验教训的理论结晶。
面对意大利长期政治分裂造成的内忧外患,和许多爱国人士一样,马基雅维利认为只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集权政治,才能使国家真正的强大。虽然马基雅维利非常向往共和制,但是他同样崇尚君主集权的统治。
马基雅维利认为,一切的事情,目的才是最为重要的,而手段只是独立于道德规范之外,可以独立研究的技术性问题。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那些强暴狡诈、背信弃义的卑劣手段都是可取的。
从《君主论》面世之后,整个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领域都发生了极大的震动。 它一直是政治家、谋略家及野心家关注的焦点,墨索里尼曾经公开称赞马基雅维利,拿破仑睡觉的时候会将《君主论》放在枕头下面,希特勒和斯大林也有着类似的故事。
在饱受赞誉的同时,《君主论》也承受着猛烈的攻击,一直到20世纪后期,它才被公正、科学地对待,《君主论》被称赞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马基雅弗利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马基雅弗利》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