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愤怒的成语

高中知识
2022/1/10
一、形容愤怒的成语和意思
形容愤怒的成语有:
勃然大怒、恼羞成怒、怒火冲天、雷嗔电怒、发上冲冠
狂风怒号、瞋目切齿、咬牙切齿、暴跳如雷、气冲斗牛
毛发倒竖、脸红筋暴、积羞成怒、惊涛怒浪、鲸波怒浪
直眉怒目、发踊冲冠、瞋目扼腕、冲冠眦裂、窝火憋气
1、勃然大怒
读音:bó rán dà nù
释义:勃然,突然。因生气或惊慌等变脸色的样子,形容人大怒的样子。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2、恼羞成怒
读音:n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恼,气恼,恼恨;羞,羞臊。因气恼和羞愧而恼怒。也作“老羞成怒”,贬义词。指因自己一些难于启齿的事情被人戳穿而羞恼,发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3、怒火冲天
读音:nù huǒ chōng tiān
释义: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拼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4、雷嗔电怒
读音:léi chēn diàn nù
释义:形容非常愤怒,气势汹汹,像猛烈的雷电那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只知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捡搜捡,无甚大事,谁知道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5、发上冲冠
读音:fā shàng chōng guàn
释义:形容极度愤怒。
出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二、形容生气的成语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怒火中烧、勃然大怒、横眉怒目、怒发冲冠、气急败坏。
一: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
1. 【解释】: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2. 【出自】:古龙《长干行》:"这时见四个师弟非欲置自己和师父于死地,不由怒火中烧。"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激愤
二: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
1.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2.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周瑜听罢,勃然大怒。”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
三: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
1. 【解释】: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2.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3.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谓语、状语;指怒目而视
四: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
1. 【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2. 【出自】:《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译文: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亮如明星,头发怒起直冲帽顶。)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五: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
1.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3.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三、形容很气愤怒的成语形容很气愤怒的成语:
怒气填胸: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疾言怒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积羞成怒: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
发怒穿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直眉怒目: 形容发怒的样子。
怒气冲冲: 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
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雷霆之怒: 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惊风怒涛: 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怒目横眉: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横眉怒视: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四、描写人物愤怒的词语愤怒: 暴跳如雷 勃然大怒 勃然变色 大发雷霆 发指眦裂 怫然作色 敢怒而不敢言 火冒三丈 疾言厉色 刻骨仇很 令人发指 恼羞成怒 怒火中烧 怒形于色 怒目而视 怒目切齿 怒不可遏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 七窍生烟 气冲牛斗 人神共愤 揎拳捋袖 义愤填膺 人物神态: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热泪盈眶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
五、形容愤怒的成语都有什么恨之入骨、横眉怒目、怒目而视、发指眦裂、咬牙切齿。
一、恨之入骨
白话释义:也说恨入骨髓。痛恨到了极点。
出处:《东周列国志》十七回:“蔡哀侯始知中了息侯之计,恨之入骨。”
朝代:明末
作者:小说家冯梦龙
译文:蔡哀侯知道中了息侯的计谋之后,对之痛恨到了极点。
二、横眉怒目
白话释义:怒视的样子。多用来形容强横或强硬的神情。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朝代:清代
作者:文康
翻译:早上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三、怒目而视
白话释义: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出处:《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翻译:林冲、杨志发怒眼睛看。有打算要发作的脸色。
四、发指眦裂
白话释义: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出处:《史记·项羽本记》:“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翻译: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
五、咬牙切齿
白话释义:由于极端愤怒或忍住极大的痛苦而咬紧牙齿。
出处:《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朝代:元
作者:·孙仲章
译文:为这些事咬牙切齿,是那些犯人面色恐惧的发亮。
六、给我几个描写愤怒的词语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藏怒宿怨 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冲冠发怒 形容极为愤怒。
冲冠怒发 形容极为愤怒。
春笋怒发 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东怒西怨 比喻迁怒于人。
东怨西怒 指任意指责别人。
发怒冲冠 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发怒穿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敢怒而不敢言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敢怒敢言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赫然而怒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横眉怒目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横眉怒视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积羞成怒 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
疾言怒色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金刚怒目 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惊风怒涛 比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惊涛怒浪 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同“惊涛骇浪”。
鲸波怒浪 犹言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狂风怒号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老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雷嗔电怒 暴怒的样子。
雷霆之怒 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恼羞变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同“恼羞成怒”。
恼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怒不可遏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怒火中烧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怒目而视 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怒目横眉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怒目切齿 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怒猊渴骥 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怒气冲冲 盛怒的样子。
怒气冲天 怒气冲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怒气填胸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迁怒于人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人怨神怒 形容民愤极大。
人怨天怒 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神怒人怨 指人人怨恨愤怒。
室怒市色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天怒人怨 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息怒停瞋 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嘻笑怒骂 ①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②指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③嘲弄辱骂。
嬉笑怒骂 嬉:游戏。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喜怒哀乐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喜怒不形于色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鲜衣怒马 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心花怒发 犹心花怒放。形容极其高兴。
心花怒放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直眉怒目 形容发怒的样子。
众怒难犯 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七、形容非常气愤,非常气恼的词语有什么勃然大怒 冲冠发怒 冲冠怒发 藏怒宿怨 东怒西怨 东怨西怒 发怒穿冠 发怒冲冠
横眉怒目 横眉怒视 赫然而怒
金刚怒目 积羞成怒 疾言怒色
戟指怒目 雷嗔电怒 雷霆之怒 老羞成怒
怒不可遏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怒发冲冠 怒火冲天 怒火中烧
怒目而视 怒目横眉 怒目切齿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怒气冲冲 怒气冲天 怒气填胸 恼羞变怒 恼羞成怒
怒形于色 人怨神怒 人怨天怒 神怒人怨 勃然大怒、藏怒宿怨、冲冠发怒、冲冠怒发、春笋怒发
东怒西怨、东怨西怒、发怒冲冠、发怒穿冠、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赫然而怒、横眉怒目、横眉怒视、积羞成怒
疾言怒色、戟指怒目、金刚怒目、惊风怒涛、惊涛怒浪
鲸波怒浪、狂风怒号、老羞成怒、雷嗔电怒、雷霆之怒
恼羞变怒、恼羞成怒、怒不可遏、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怒发冲冠、怒火冲天、怒火中烧、怒目而视、怒目横眉
怒目切齿、怒猊渴骥、怒气冲冲、怒气冲天、怒气填胸
怒形于色、迁怒于人、人怨神怒、人怨天怒、神怒人怨
室怒市色、天怒人怨、息怒停瞋、嘻笑怒骂、嬉笑怒骂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喜怒哀乐、喜怒不形于色、喜怒无常、鲜车怒马
鲜衣怒马、心花怒发、心花怒放、直眉怒目、众怒难犯
众怒难任 直眉怒目
八、形容非常愤怒的成语(4个)有哪些1怒发冲冠 2恼羞成怒 3怒不可遏 4怒气冲冲 5怒火中烧 6勃然大怒
怒发冲冠[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造句:他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的模样,令在场的人怒发冲冠。
恼羞成怒[n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 因又恼又羞而大发脾气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知道王协台有瞧他不起;一时恼。
造句:谈判破裂后,双方代表都恼羞成怒地互相攻讦对方。
怒不可遏[nù bù kě è]
[释义] 遏:止。 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
造句:这一回答使她怒不可遏,她鄙视他。
怒气冲冲[nù qì chōng chōng]
[释义] 盛怒的样子。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
造句:两个人谈了一会儿都怒气冲冲地走了。
九、描写愤怒的词语有哪些形容愤怒的词语:
重怒 滞怒 众怒 张目 指冠 指发
赭面 躁狂症 躁愤 躁怒 郁怒 愠容
遗履 咬牙关 野火 扬眉 咬牙 蓄怒
悻然 血怒 泄怒 衔须 衔怒 王忾
痛愤 踢脚 他妈的 他妈 释愤 释衔
升官图 煞白 案剑 拗怒 愊臆 腷臆
抱愤 暴怒 悲愤 悲怒 奰怒 惨怒
勃然 变脸 惭怒 搏手 搏膺 惭恚
瞋怒 雠愤 嗔愤 捶床 瞋恨 赤面
猝倒 冲冠 倒板 二六板 发指 发指
发怒 忿怒 忿詈 忿激 忿然 忿兵
忿愤 愤怨 愤心 愤疾 愤痛 愤咤
愤忿 愤激 愤愠 愤怫 愤兵 公愤
拂然 拂膺 怫怒 拂手 怫恚 挂胆
攻心 各半 赫咤 吼叫 火冲冲 恚挞
恚怒 恚责 恚忿 悔恚 恚愤 激忿
恚忌 激愤 惊愤 金花 聚唇 忾愤
抉眦 狂怒 厉色 么娘 毛戴 怒色
闷怒 闷气 怒气 怒猊 怒心 怒噪
牛虻 恼怒 恼恨 咆怒 秦牧 怒喝
怒斥 怒愤 怒恚 怒火 坑爹 愤青
作色 髭毛 着恼 眦溢 战抖抖 炸毛
砸锅 庸庸 厓眦 蛙怒 跳脚 耍脾气
生嗔 生气 上火 伤气 色勃 悖然
褊忿 变容 变色 赪怒 撑目 嗔鱼
触怒 逞怒 猝嗟 赤脸 吹胡子 蹙怒
蹿火 雌威 动肝火 动火 动怒 忿发
发喉急 恶发 发恶 愤然 忿戾 忿懥
忿性 愤发 怪恚 肝气 挂劲 挂火
挂气 光火 嫢盈 火头上 火气性 红眼
红脸 吽吽 火性 火呼呼 激怒 狂花
柳眉 冒火 气吼 气恼 怒嗔 脾气
气头上 起躁 轻怒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形容愤怒的成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形容愤怒的成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