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安排农事谚语

1.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莆田民间农业谚语(一) ●正月初九寒,早秧多满田﹔正月初九好,早秧无处讨 农历正月初九那天如果天气寒冷,以后多雨,有利于秧苗生长﹔如果那天气候暖和,以后缺雨,则不利于秧苗生长,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

●正月初一早,壶山缚腰,秫谷丰收 壶山缚腰指山腰有云雾,是有雨的征兆,因为秫谷需早插,且喜雨,所以农民在开春时盼望春雨的来临。 ●二月春分,种子头春 春分时节,气候转暖,各处农作物大约都在这个时候陆续播种。

●清明谷雨,大小麦无熟也“厄”(会)死 清明谷雨时节,大小麦最忌晦雨天气,要是连月不开,就会严重影响大小麦的生长和收成。 ●有利无利,但看三个十二 三个十二指农历二月十二、三月十二、四月十二,如果这三天是晴天,则对农作物有利,如果是雨天,则对农作物不利。

●三月种豆清明前,二月种豆清明后 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四月五日,如遇闰年也只差一天,但阴历有的在二月,有的在三月。种春大豆一般是在清明节前,最迟也只能拖至清明后四、五天,再拖下去就种不好。

●早稻“厄”(会)熟“捌”熟,但看四月二十六 阴历四月将近夏令,四月底要是晴雨得宜,则可望早稻丰收,反之就会歉收。 ●芒种雨,日曝路 芒种那天下雨,夏收时就不会遇到淫雨,收成就一定会好。

“日曝路”是晴天的意思。 ●雨落四月八,果子有花无荚 四月正是各种果树开花的时期,如果连续下雨,就会影响蜜蜂传粉,造成有花无荚(无果)的后果。

●四月初一雨,车咿咿﹔四月初二雨,车架起 农历四月是春耕最紧张的时候,需要雨水,即使初一下雨,还不能保证是否继续下雨,所以必须用人力水车来车水,要是初二后连续下雨,就可以把水车架起不用。水车是一种木制的抽水农具,有脚踏和手摇的,随著抽水机的普及,现此农具已停止使用。

因水车在转动时发出“咿咿”的声音,故言“车咿咿”。 ■经诗 莆田民间农业谚语(二) ●五月十九有雷,番薯旺 农历五月十九俗称蕃薯王生日,此时如有雷阵雨,番薯长势就会旺。

●六月“倒湖”,花生烧土 农历六月,如果雨水过多,花生就不能结实,只能作为肥料。 ●交夏秫,没一“佛”(粒) 秫谷必须早插,一般都在谷雨立夏时,如果拖到立夏插秧就误了季节,不会有收成。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莆田夏季插秧,平原在大暑前后,山区在立秋前后。此言意为在生产季节骤转关头,大家要努力加油赶季节。

●末伏立秋齐,田种再翻犁 夏有三伏,初伏是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起,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此言是指末伏与立秋同日,节气不合,所以田种了,还要犁翻再种。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之后,稻作物生长正需要大量的水,这时如不下雨,谷物就要枯萎。 ●栽菜惊八大 八月大,据说地气不合于栽菜。

●九月立冬开始动工,十月立冬满洋空 立冬是秋收冬种转季生产的一个繁忙时节,立冬在阳历十一月七日左右,每年不会相差很远,如以阴历来算,有时在九月,有时在十月,莆田大多在立冬前后割晚稻,如果立冬在九月底,那么在九月中还有一部分迟熟的未割,十月初立冬算到十月底,则到处都割完了晚稻。“满洋”指莆田南北洋平原产粮地区。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意亦然 端阳下雨,一般接下会连续下雨,对夏收夏种有利﹔芒种时节下雷阵雨也是丰产的征兆,因为此时农作物需要水,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甘薯需水灌溉。 ●端阳牛吃露草,越吃越吼,只怕长吃烂草 这是从端阳湿气重来推测今后会多雨,造成六月“雨涝”,稻草不易晒干,且易烂草。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多学习一些谚语,既能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又能为作文添彩。 莆田民间农业谚语(四) ●雷鸣惊蛰前,烂田曝双排 一般都说“雷鸣惊蛰前,四十日不见天”,指春雷响得早,雨水便多,但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一般南方气团发生较早,初雨之期也可能提早,南方气团向北而去,下雨机会较多,这里所说的“烂田曝双排”情况则完全相反。

●雷鸣惊蛰迫,早秧放生节 惊蛰鸣雷未下雨,容易发生春旱,早秧插不下去,暂时堆放一起容易生节。 ●夏至鸣雷,早稻定丰收 夏至鸣雷有西北雨,这种气候对早稻生长有好处。

●雷打秋,低田无收;雷。

2.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莆田民间农业谚语(一) ●正月初九寒,早秧多满田﹔正月初九好,早秧无处讨 农历正月初九那天如果天气寒冷,以后多雨,有利于秧苗生长﹔如果那天气候暖和,以后缺雨,则不利于秧苗生长,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

●正月初一早,壶山缚腰,秫谷丰收 壶山缚腰指山腰有云雾,是有雨的征兆,因为秫谷需早插,且喜雨,所以农民在开春时盼望春雨的来临。 ●二月春分,种子头春 春分时节,气候转暖,各处农作物大约都在这个时候陆续播种。

●清明谷雨,大小麦无熟也“厄”(会)死 清明谷雨时节,大小麦最忌晦雨天气,要是连月不开,就会严重影响大小麦的生长和收成。 ●有利无利,但看三个十二 三个十二指农历二月十二、三月十二、四月十二,如果这三天是晴天,则对农作物有利,如果是雨天,则对农作物不利。

●三月种豆清明前,二月种豆清明后 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四月五日,如遇闰年也只差一天,但阴历有的在二月,有的在三月。种春大豆一般是在清明节前,最迟也只能拖至清明后四、五天,再拖下去就种不好。

●早稻“厄”(会)熟“捌”熟,但看四月二十六 阴历四月将近夏令,四月底要是晴雨得宜,则可望早稻丰收,反之就会歉收。 ●芒种雨,日曝路 芒种那天下雨,夏收时就不会遇到淫雨,收成就一定会好。

“日曝路”是晴天的意思。 ●雨落四月八,果子有花无荚 四月正是各种果树开花的时期,如果连续下雨,就会影响蜜蜂传粉,造成有花无荚(无果)的后果。

●四月初一雨,车咿咿﹔四月初二雨,车架起 农历四月是春耕最紧张的时候,需要雨水,即使初一下雨,还不能保证是否继续下雨,所以必须用人力水车来车水,要是初二后连续下雨,就可以把水车架起不用。水车是一种木制的抽水农具,有脚踏和手摇的,随著抽水机的普及,现此农具已停止使用。

因水车在转动时发出“咿咿”的声音,故言“车咿咿”。 ■经诗 莆田民间农业谚语(二) ●五月十九有雷,番薯旺 农历五月十九俗称蕃薯王生日,此时如有雷阵雨,番薯长势就会旺。

●六月“倒湖”,花生烧土 农历六月,如果雨水过多,花生就不能结实,只能作为肥料。 ●交夏秫,没一“佛”(粒) 秫谷必须早插,一般都在谷雨立夏时,如果拖到立夏插秧就误了季节,不会有收成。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莆田夏季插秧,平原在大暑前后,山区在立秋前后。此言意为在生产季节骤转关头,大家要努力加油赶季节。

●末伏立秋齐,田种再翻犁 夏有三伏,初伏是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起,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此言是指末伏与立秋同日,节气不合,所以田种了,还要犁翻再种。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之后,稻作物生长正需要大量的水,这时如不下雨,谷物就要枯萎。 ●栽菜惊八大 八月大,据说地气不合于栽菜。

●九月立冬开始动工,十月立冬满洋空 立冬是秋收冬种转季生产的一个繁忙时节,立冬在阳历十一月七日左右,每年不会相差很远,如以阴历来算,有时在九月,有时在十月,莆田大多在立冬前后割晚稻,如果立冬在九月底,那么在九月中还有一部分迟熟的未割,十月初立冬算到十月底,则到处都割完了晚稻。“满洋”指莆田南北洋平原产粮地区。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意亦然 端阳下雨,一般接下会连续下雨,对夏收夏种有利﹔芒种时节下雷阵雨也是丰产的征兆,因为此时农作物需要水,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甘薯需水灌溉。 ●端阳牛吃露草,越吃越吼,只怕长吃烂草 这是从端阳湿气重来推测今后会多雨,造成六月“雨涝”,稻草不易晒干,且易烂草。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多学习一些谚语,既能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又能为作文添彩。 莆田民间农业谚语(四) ●雷鸣惊蛰前,烂田曝双排 一般都说“雷鸣惊蛰前,四十日不见天”,指春雷响得早,雨水便多,但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一般南方气团发生较早,初雨之期也可能提早,南方气团向北而去,下雨机会较多,这里所说的“烂田曝双排”情况则完全相反。

●雷鸣惊蛰迫,早秧放生节 惊蛰鸣雷未下雨,容易发生春旱,早秧插不下去,暂时堆放一起容易生节。 ●夏至鸣雷,早稻定丰收 夏至鸣雷有西北雨,这种气候对早稻生长有好处。

●雷打秋,低田无收;雷。

3.24节日农事的谚语

节气,物候与谚语 把地球公转的轨道(3600)分成24个弧段,每150为一个节气.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下面是一首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引可见节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之密切.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 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它包括三个方面: 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黄和叶落等现象; 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 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 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 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 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语言,候鸟,昆虫的出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时令的变迁:家燕惊蛰始见,立冬南飞; 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 蟋蟀清明初鸣,秋分终鸣; 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 蟾蜍清明出现,寒露不见; 青蛙春分初鸣,秋分终鸣. 有关动物物候的谚语也不少: 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 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 麻雀囤食要落雪. 狗进灶,雪就到. 猪衔草,寒潮到.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布谷布谷,种禾割麦.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晴. 气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可谓细致,所以人们又总结到: 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冬至大白霜,来年谷满仓. 冬天有浓霜,必有好太阳. 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赖. 三朝迷雾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春雾有雨夏雾热,秋雾转凉冬雾雪. 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晨雾不收,细雨不休.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 露水重,天气晴. 霜夹雾,旱得井也枯. 霜后南风连夜雨.。

4.『有谁知道二十四节气表和关于农业的谚语

二十四节与农事谚语表 月份 二月 三月 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主要农事谚语 春打六九头 备耕早动手 顶凌压麦田 生产争上游 雨水修渠道 抽水把麦浇 种好早春田 增收才可靠 惊蛰地气通 搂麦要进行 耙耱保好墒 铁牛把地耕 春分麦起身 肥水要紧跟 水稻该育秧 注意来保温 月份 四月 五月 节气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主要农事谚语 清明雨纷纷 植树又造林 秸秆快处理 植保最重要 谷雨前和后 种瓜又点豆 适时种棉花 全苗保丰收 立夏种油料 同时插水稻 查补定春苗 麦田把水浇 小满防虫患 农药备齐全 田间管理好 棉花夺高产 月份 六月 七月 节气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主要农事谚语 芒种麦登场 龙口夺粮忙 忙种又忙收 干劲大发扬 夏至伏天到 中耕很重要 伏里锄一遍 赛过水浇园 小暑管玉茭 人工授粉好 科学把田种 产量能提高 大暑种蔬菜 生活巧安排 头伏种萝卜 二伏种白菜 月份 八月 九月 节气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主要农事谚语 立秋棉管好 整枝不可少 治虫防落蕾 抓好伏前桃 处暑送肥忙 肥多多打粮 三秋巧安排 复种要推广 白露收大秋 早熟又早收 样样夺高产 更上一层楼 秋分已来临 种麦要抓紧 播种要适时 节令不等人 月份 十月 十一月 节气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主要农事谚语 寒露收谷忙 细打又细扬 种田为建设 喜晒丰收粮 霜降快打场 抓紧修库房 社队精收粮 保质又保量 立冬砍白菜 严防受冻害 粮食忙进仓 喜交爱国粮 小雪不畏寒 建设丰产田 抓紧闹秋耕 山河变容颜 月份 十二月 一月 节气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主要农事谚语 大雪冰封山 大干不停闲 积肥管麦田 改地又换天 冬至副业忙 有钱又有粮 劳力巧安排 增收有保障 小寒三九天 薯类易腐烂 窖中多检查 把好防冻关 大寒不停闲 总结好经验 认真找差距 四化永向前。

5.24节气中的农事都有什么

立春:立春俗称“打春”。

前一天叫“迎春”,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 “迎春”仪式。

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素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使“芒神”举鞭抽打土牛,意在打去春牛惰性,迎来全年丰收,宣告春耕播种大忙开始。后来,春牛用竹篾扎成牛状,以纸糊成,内装花生、核桃枣,于立春之日,用鞭击牛,击破之后,人们争食散出之果以庆贺春季之到来,也有内装五谷的,像征五谷丰登之意。

现在没有打春牛的活动了,但社旗周围仍把立春说成“打春”,并有“春雷动,阳气生”,“春打六九头,种上芝麻吃香油,春打五九尾,种上谷子也吃米”,“打罢春,阳气透,笑看富人穿得厚”的农谚。立春日天气与年景有关,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

有民谣“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又有“晴则诸事吉,阴则万事愁”。

“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 “立春三日晴,今年好收成。”

“立春阴,一春阴,立春晴,一春晴,阴阴晴晴到清明”。“立春有雨连清明”的说法。

对于一年两个“立春日”的年份,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农谚。雨水:入春以后,东南风始吹,雨水开始增多。

雨水过后,开始植树,并准备下红薯母、育红薯苗的牛粪。有“春雨贵如油”、“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无雨天要旱,清明无雨多吃面”的农谚。

雨水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的农谚。惊蜇:像征气温上升,天气变暖,地下蜇伏的各种动物开始苏醒、蠕动。

农事活动主要是埋红薯母、育种开始。有“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蜇不过不下种”,“惊蜇点瓜,不开空花”之农谚。

是日闻雷兆年景丰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云:“雷打惊蜇谷米贱”,“惊蜇闻雷米如泥”,“过了惊蜇节,耕地莫停歇”,“前晌惊蜇、后晌拿锄”,指天气连阴,“雷打惊蜇前,高岗能种田”、“不过惊蜇听雷声,四十五天雨难停”, “雷打惊蜇后,河湾能种豆”,预示雨水不多。

“惊蜇打雷,小满发水”,“惊蜇云不动,寒到五月中”预示有倒春寒。“惊蜇不放蜂,十笼九笼空”。

春分:春季过半,气候转暖,昼渐长,夜渐短,麦子生长迅速,开始起身,有“麦过春分昼夜忙”,“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之俗谚。应加强麦田管理,施肥、中耕,严禁牲畜吃青。

春分有雨,兆人们身体康健,有“春分有雨,病人稀”之俗谚。清明:气候清新,草木茂盛,是植物播种的大好时光。

有“清明前,去种棉”,“清明种瓜,船装车拉”,“清明十天种高粱”,“清明去播种,早五天不早,晚五天不晚”,“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喂个饱(上肥),瘦苗能长好”,“清明种高粱,六月接饥荒”等农谚。清明节忌讳天阴、下雨。

是日天晴,兆大丰收。有“清明晒干柳,窝窝撑死狗”,“明清明,暗谷雨”,“清明无雨多吃面”之说法。

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西北风,主旱,有“清明西北风,旱了不会轻”之说。

但也有“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北”的俗谚。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

谚语云:“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谷雨:每年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

一般天气变暖,断霜雪,雨量也较前增多,是春作物播种出土的重要季节,开始种高粱、谷子、春玉米、红薯等早秋作物。此时枣芽萌发,春播棉花开始种植。

谚曰:“枣芽发,种棉花”,“谷雨栽秧(红薯),一棵一筐”,“谷雨下秧,立夏栽”,“谷雨下谷种,不敢往后等”,“谷雨前,清明后,种花正是好时候”,“谷雨麦怀胎”。此外,谷雨无雨,亦为荒年之兆,民间忌之。

有“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有雨棉苗肥”之俗谚。也有“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的说法。

雨后开始糙场,“三月不糙场,麦打土里扬”。立夏:是为夏季之始,小麦齐穗,开始养花上浆。

农谚有“立夏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立夏麦挑旗,小满麦秀齐”。此时各种侯鸟相继入境,红薯芽普遍移栽下地,并继续播种旱秋作物,黄瓜成熟。

农谚有“四月八,鲜黄瓜”,“立夏种棉花,有苗无疙瘩”。本县有“立夏见三新—大蒜、樱桃、豌豆”之说。

立夏日忌无雨、无风。俗以为立夏日无雨,主旱。

俗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高挂犁耙”,“立夏刮东风,药铺把门封”,“稻花要雨,麦花要风”。小满:部分早冬作物开始成熟。

俗云:“小满见三新”,即大麦、油菜、蚕茧。农民购置农器家具,做收麦前的准备工作。

开始套种晚秋作物。农谚有:“小满不满,芒种不忙”,“小满不种棉,种棉也枉然”,“小满十八天,不熟也要干(指小麦)”,“小满种谷,憋满仓屋”。

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75°时开始。全县农事活动主要是收割小麦,抢种晚秋,管好大秧。

农村大忙开始,故有“打春一百,掂镰割麦”,。

6.24节气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这都是经过数代耕作总结出来的农事安排的智慧,比如: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山黄石头黑、套犁种早麦;

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

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雷打秋,冬半收;

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

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寒露麦,霜降豆;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

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立春晴,一春晴;

立春下,一春下;

立春阴,花倒春;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还有各地方都有一些谚语,比如四川地区传唱的《节气百子歌》,则将四川的民间风俗和节气相结合,以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360度即0度)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两个节气点之间,相隔日数为15天多一点,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科学地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包括寒来暑往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

对于以农耕为依赖的古老中国而言,农人对气象气候的准确把握有多少,意味着来年的收成能有多少,二十四节气便为农人预判、把握气象气候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其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凤凰网-“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7.有关24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雨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8.24节气对农业的影响谚语

春东风,雨祖宗。

春无三日晴

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至不过不热,冬至不过不寒。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雷打秋,冬半收。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立冬先封地,风雨受人忌。

雨夹雪、下不歇。

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

冬至不过不寒,夏至不过不热。

小寒大寒,无风水都寒。

冬寒雨四散,春寒雨若泉。

大寒小寒冷成一团。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9.求:24个节气每个节气的物候现象和农事安排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

处署:“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B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24节气安排农事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24节气安排农事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24节气安排农事谚语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6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设计学类和动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设计学类和动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2022/1/6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2022/1/6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2022/1/6

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各省拟招专业及成绩认定一览表

2022年四川传媒学院艺术类本科各省拟招专业及成绩认定一览表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2022/1/6

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权威发布|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2022/1/6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招生信息-招生办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音乐表演(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音乐表演(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影视表演)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影视表演)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模特表演)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模特表演)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与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与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创)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创)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摄影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摄影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影视摄影与制作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影视摄影与制作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书法学(书法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书法学(书法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动画(日语国际课程班)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动画(日语国际课程班)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人物造型设计)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人物造型设计)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