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的谚语

1.任重而道远的上一句是什么

意思是:意思是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泰伯》。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为此理想而奋斗终身,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扩展资料

《泰伯篇》共计21章,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赏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任重而道远

2.“任重而道远”的上一句是什么

“任重而道远”的上一句是士不可以不弘毅。

出自论语·泰伯篇。《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全文(节选)如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如下: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扩展资料: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论语·泰伯篇共计21章,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赏析。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泰伯篇

3.任重而道远的而的意思

任:负担;

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为什么呢?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弘扬仁道的使命是很重要的;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路途是很远的。这岂不是任重而道远吗,要担负这样的使命,没有坚毅弘大的品格是不行的。

4.任重 而道远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第八》,原文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皆以字称,独有若与曾参称“子”(敬称),故有人说《论语》是有子、曾子的门人编成的。孔子弟子三千,颜回最贤,但早死,惟曾子得传孔子之道,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在孔门后学中具至高地位,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于曾子,而孟子则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曾子是曾姓祖先,作为曾姓一员,曾荫权可谓“与有荣焉”,“士不可以不弘毅”,也可视作“曾氏家训”。对曾荫权来说,此语当有亲切感。

然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何解? 弘毅,朱子注云:“弘,宽广也。毅,强忍也。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朱子又转引程颐的话:“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其任而致其远。”(见朱熹《四书集注》。)

据此可把弘毅译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或“心胸宽广,意志坚强”。 但弘毅还有另一解。

据章炳麟(太炎)《广论语骈枝》云:“《说文》:‘弘,弓声也。’后人借强为之,用为强义。

此弘字即今之强字也。”《说文》:“毅,有决也。

任重须强,不强则力绌;致远须决,不决则志渝”。杨伯峻在其《论语译注》中引章说,认为“弘毅”就是“强毅”。

强,刚强,坚强;毅,“有决心,有果断和不为外力所动摇的勇敢”(杨伯峻语)。弘毅,即刚强而有毅力。

两种解释都通。笔者则认为,把弘毅解作强毅似更合适一些。

显然,解读“弘毅”,关键在“弘”字。弘字在《论语》中用法有二:一是动用法,义为“使之广大”,亦即弘扬、光大之意,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灵公第十五》)便是。

而“执德不弘”(《子张第十九》)则是第二种用法,此弘字即今之强字;若解作“大”或“宽”,则较牵强。试比较一下两种译句:“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实行德而不够坚强”——细味其意,你不觉得后者更为顺贴些吗? 还要探讨一下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指的是些什么人?《论语》中“士”字共出现十五次,其义有三:(一)泛指一般人士,如“虽执鞭之士”(《述而》第七);(二)指读书人,如“士志于道”(《里仁第四》);(三)特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及影响或有较高修养的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就是指这种人。

这种士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而是以实现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推而广之,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故其任重而道远。

5.任重而道远的含义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为什么呢?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弘扬仁道的使命是很重要的;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路途是很远的。这岂不是任重而道远吗,要担负这样的使命,没有坚毅弘大的品格是不行的。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真是任重道远。

【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

【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的词语

6.任重而道远下一句是什么

不亦重乎。

出自孔子所著《论语》

节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语录体。本课所选10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

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事的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十则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任重而道远的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任重而道远的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任重而道远的谚语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6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设计学类和动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设计学类和动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2022/1/6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2022/1/6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2022/1/6

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各省拟招专业及成绩认定一览表

2022年四川传媒学院艺术类本科各省拟招专业及成绩认定一览表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2022/1/6

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权威发布|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2022/1/6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招生信息-招生办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音乐表演(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音乐表演(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影视表演)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影视表演)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模特表演)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模特表演)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与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与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创)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创)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摄影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摄影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影视摄影与制作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影视摄影与制作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书法学(书法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书法学(书法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动画(日语国际课程班)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动画(日语国际课程班)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人物造型设计)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人物造型设计)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