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谚语有哪些

1.有哪些古谚语

1.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唐太宗) 2.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礼记>>) 3.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4.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5.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6. 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7.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孙子>>、<<紫钗记>>) 8.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中庸>>) 9.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10.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11.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12.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13.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15.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宋<<事林广记>>) 17.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俞文豹) 18.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19. 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比喻齐心协力) 20.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21.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明郑之珍) 22.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23.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24.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25.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26. 河狭水急,人急计(智)生。

(徐 <<杀狗记>>) 27. 饱暖思淫逸(欲),饥寒起盗心。(明沈采<<千金记>>) 28. 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29. 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30.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明余翘<<量江记>>) 31. 劝君莫作守财奴,死去何曾带一文。 32. 名高妒起,宠极谤生。

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33.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左传>>子产) 34. 大富由天,小富由俭。(清石天基<<传家宝>>) 35. 自恨枝无叶,莫怨日无阴。

36.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37. 众口难辩,孤掌难鸣。

(<<国语>>、<<韩非子>>) 38.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羊祜传>>、<<孟子>>) 39.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耳闻是虚,眼见是实。(魏徵) 40. 一犬吠日,百犬吠声。

41.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42. 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43.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44. 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菜根谭>>) 45.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46.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7.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48.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49. 讳疾忌医,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 50.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警世通言>>、<<后汉书>>) 51. 礼义兴於富足,盗贼出於贫穷。(<<管子>>) 52. 天上有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5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54.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慢又遇打头风。

(<<喻世明言>>) 55.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56.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7.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武王伐纣平话>>) 58.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古今概谈>>) 59.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潇湘雨 >>) 60.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刘祈) 61. 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明徐阳辉<<脱囊颖>>) 62.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63.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史记>>) 64.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 6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66.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67.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书>>) 68.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壁>>) 69.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70.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71. 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贤母看儿衣。

72.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水浒全传>>) 73.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事林广记>>) 74. 鹬蚌相持(争),渔人得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战国策>>) 75.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论语>>) 76. (与)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明许时泉<<赤壁游>>) 77. 求人须求大英雄(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78.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79.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80.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81.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唐吕岩) 82.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83.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84.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85.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86.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87.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88.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89.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塔)。 90.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镜花缘>>) 91.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喻世明言>>) 92. 伤人一语,痛如刀割。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西游记>>) 93.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

2.古代的谚语都有什么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

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

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

3.古代谚语有哪些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20、急风行

4.古代有哪些著名谚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由名人名言提供: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由名人名言提供: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5.古时候的成语有哪些

盘古开天地、

名胜古迹、

人心不古、

古色古香、

千古绝唱、

古稀之年、

博古通今、

人生自古谁无死、

一失足成千古恨、

稀奇古怪、

古今中外、

古道热肠、

万古长青、

青灯古佛、

食古不化、

以古为镜、

人生七十古来稀、

震古烁今、

古木参天、

古往今来、

谈古论今、

年逾古稀、

古为今用、

彪炳千古、

借古讽今、

泥古不化、

古井无波、

厚古薄今

6.中国古代谚语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古时候的谚语有哪些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古时候的谚语有哪些》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古时候的谚语有哪些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6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设计学类和动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设计学类和动画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2022/1/6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2022/1/6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2022/1/6

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各省拟招专业及成绩认定一览表

2022年四川传媒学院艺术类本科各省拟招专业及成绩认定一览表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2022/1/6

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权威发布|四川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传媒学院招生办公室 2022/1/6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招生信息-招生办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音乐表演(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音乐表演(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影视表演)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影视表演)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模特表演)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表演(模特表演)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与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与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创)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创)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广播电视编导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摄影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摄影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影视摄影与制作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影视摄影与制作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书法学(书法教育)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书法学(书法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动画(日语国际课程班)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动画(日语国际课程班)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人物造型设计)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人物造型设计)
北京城市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城市学院 2022/1/6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