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葵的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6
1.关于秋的谚语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秋天宜收不宜散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六月立秋紧'丢丢',七月立秋秋里游.(闽南)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2.关于秋有关的谚语关于秋天的谚语大全
1、过了白露节,夜冷白天热。
2、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3、立了秋,把扇丢
4、立秋三天,遍地红。
5、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6、白露下雨,路干即雨。(不干路)
7、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8、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9、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冰。
10、八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11、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12、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13、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14、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15、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16、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17、关于立秋的谚语
18、萝卜青菜保平安、上床萝卜下床姜
19、九月九,大夫抄着手,
20、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21、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22、秋收打谷又犁田,来年又是丰收年
23、立秋十天遍地黄
24、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25、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26、九月雷收口。
27、立了秋,挂锄钩。
28、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29、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30、立了秋,把扇丢。
3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32、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33、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34、白露砍高梁,寒露打完场。
35、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36、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37、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38、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39、秋后加一伏。
40、不劳医生开处方,秋天萝卜寒人参
3.秋葵开头 有什么成语秋风过耳 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秋风扫落叶 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秋风团扇 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秋毫无犯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之末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扇见捐 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秋荼密网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月春花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春风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秋色平分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秋波盈盈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秋风落叶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叶 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秋风纨扇 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秋高马肥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秋高气和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秋高气肃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秋毫不犯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见捐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毫勿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秋豪之末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秋后算账 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
秋实春华 比喻德行和才华。
秋收东藏 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秋水盈盈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秋行夏令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秋月寒江 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秋字开头的成语就这些了。
4.秋葵的别称秋葵别名:黄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黄蜀葵,洋辣椒。
【关于秋葵】 秋葵(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又名黄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黄蜀葵,民间也称“洋辣椒”。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中国,多见于中国南方。
其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口感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种子可榨油。 黄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直根性,根深达1m以上; 茎:主茎直立,高1—2.5m,粗5cm,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茎部木质化,自基部节位生侧枝数条,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 叶:叶互生,叶之上下两面被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在植株下半段的叶片较为圆阔大形,自上半段起叶片逐渐变为细狭小形。
另有圆叶种,叶型圆阔如蓖麻叶。叶柄长,中空,叶背有白色透明小颗粒。
花: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4—10多节开始着生,以后通常每节着生一花,花为完全花,花瓣黄色,通常是5片,基部暗红色,花期仅有数小时,当天午后即萎谢,花谢后3—4天左右便可采收嫩果。 呈掌形分裂,有5—7个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
花直径4—8cm,花瓣由白到黄,花瓣根部有红色或紫色斑点,色艳丽,具观赏价值。 果实:果实为蒴果,长10余公分,先端细尖,略有弯曲,细长似羊角或辣椒,果皮薄革质,先端尖细,果色从淡绿至深绿色,亦有紫红色者;果形可分长果形或短果形,5角至多角,也有呈圆形者。
果实含有特殊黏滑物质,更具有特殊香气或风味。果实老熟后转呈黑色,木质化纵裂,心室间有薄膜间隔,每一心室(子室)有种子10粒多,种子球形,比豌豆稍小,灰褐色。
果长10—25cm、横径1.9—3.6cm。果面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果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种子球形,绿豆大小,外皮粗,被细毛。
内含多颗种子。种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约55克。
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以深厚肥沃土壤、阳光充足之地栽种。秋葵一般在三月份播种,经过3--5天便可发芽,苗期大概会持续40多天,5月份便开始结果。
生长周期一般为7个多月。 秋葵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其耐寒能力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芙蓉秋葵和多花芙蓉葵在北京地区可露地越冬,红秋葵需覆盖保护越冬,或将宿根挖掘出来。
秋葵屯放在不结冻的冷室内贮存越冬,因此多用大盆来栽种它们。长江流域则可露地越冬。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耐旱。
秋葵以分株繁殖为主,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也可在夏季剪当年生的枝梢进行扦插。
它的种子外皮相当坚硬,如果进行播种,事先应将种子投入浓硫酸中浸泡5分钟,再用水冲洗干净后下种,否则胚很厚胚芽不能突破种皮。 长江以北地区成宿根性,入冬地上部分枯萎,次春萌发新枝。
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分布于我国江西、贵州、广西、广东(包括海南岛)等省区,江西萍乡、云南文山、西双版纳、临沧、怒江、保山等地州,海拔900-1600米的低丘、草坡、旷地、稀疏松林下或干燥的瘠地常见,以江西萍乡最盛产,也分布至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等地。
我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 4月春播,种子大用穴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发芽,发芽迅速整齐。
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幼苗株高10厘米时可进行间苗或移苗,6月,每穴留苗1株。
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并保持土壤湿润。花蕾形成时、蹭施1次磷、钾肥。
花期注意设支撑物,以防风吹倒伏。常见叶斑病、锈病和蚜虫、金龟子危害。
病害发生前,可用等量施波尔多液喷洒预防。虫害用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
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整地同时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
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一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
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株行距15*4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
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 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采收第一二个果后每亩追尿素10公斤。
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
午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生长后期酌情浇水。
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要及时清沟沥水。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
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秋葵采收的产品。
5.关于农谚的谚语1、清明高粱立夏后,小满芝麻芒种黍。
2、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
3、芒种夏至六月天,除草防雹麦开镰。
4、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
5、豌豆大蒜不出九,种蒜出九长独头。
6、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7、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
8、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9、立冬小雪十一月,备草砍菜冻水灌。
10、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1、七月十五红枣圈,八月十五打枣杆。
12、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3、五月立夏到小满,查苗补苗浇麦田。
14、白露早来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农谚在我国流传相当久远,在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
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6.关于秋分的谚语◆有关冷暖的气象谚语有:
早上凉,中午热,要下雨,得半月。(豫)
早晚冷,中午热,要下雨还得半个月。(粤)
早晨冷,午后热,要想下雨等半月。(鲁)
早晨冷,晌午热,落雨也得半个月。(甘)
◆以晴、雨为依据,预测后期的天气谚有: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寒露有冷。
秋分有雨来年丰。
◆有关秋分的气象谚语湖南、河北两省的较多,如:
秋分有雨寒露凉。(湘)
秋分有雨天不干。(湘)
秋分北风多寒冷。(湘)
秋分秋分,雨水纷纷。(冀)
秋分冷雨来春早。(冀)
秋分以后雪连天。(冀)
秋分出雾,三九前有雪。(冀)
秋分冷得怪,三伏天气坏。(冀)
秋分东风来年旱。(冀)
秋分前后偏北风多,主霜早。(冀)
◆其他各盛区关于秋分节气的气象谚语有:
秋分有雨来年丰。(苏)
秋分前后必有雨。(辽)
秋分前后有风霜。(内蒙古)
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晋)
秋分夜冷天气旱。(桂)
秋分节日后,青蛙仍在叫,秋末还有大雨到。(鲁)
秋分西北风,来年早春多阴雨。(桂)
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苏)
秋分西北风,下年多雨。(皖)
秋分刮北风,腊月雨水多。(皖)
秋分过后必有风。(内蒙古)
7.描写秋的谚语秋天
停车坐爱枫叶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万紫千红常封春,枫叶泛红秋正浓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我屋上三重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关于秋天的谚语1、雷打秋,冬半收
2、立了秋,把扇丢
3、立了秋,把扇丢 。
4、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5、立了秋,挂锄钩。
6、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7、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8、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9、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0、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11、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12、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2016、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2016、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15、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16、立秋三天,遍地红。
17、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18、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19、立秋十天遍地黄
描写秋天天气的谚语
1、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2、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3、夏雨少,秋霜早
4、夜立秋,热到头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7、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8、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
9、重阳晴,米粮平
10、重阳晴,米粮平。(风调雨顺)
11、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12、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2016、秋后加一伏。
2016、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15、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16、秋天宜收不宜散 。
17、秋有旱,冬有冰
18、十场秋雨要穿棉
19、十月三场雾,黄牛水上浮。(下年发大水)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关于秋葵的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关于秋葵的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