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修纪律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6
1.纪律谚语 10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
●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 有钱不乱花,有功不自夸。
●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 善说不如善做,善始不如善终。
● 好事一做到底,坏事一次莫为。
●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 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 处事为人,信义为本。
● 马要快当,人要稳当。
●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
● 山高泉水清,树高根须深。
2.关于纪律的名言,谚语,成语名言
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
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马卡连柯
本文标签:
中国,勇敢作自己
成语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 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示例:长辈们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
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
2、中规中矩
【拼音】zhōng guī zhōng jǔ
【来源】庄子《逍遥游》
【解释】符合规矩,平平常常,甚至比较死板、拘泥。常含贬义。
3、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
4、严以律己:〖解释〗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5、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 释 循: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 处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6、安分守已 (ān fěn shǒu jǐ)
解释: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
7、规行矩步
发音 guī xíng jǔ bù
释义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8、坏法乱纪:释 义 破坏法制和纪律。
出 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9、鸡犬不惊: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10、俯首贴耳
〖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11、遵纪守法:遵守纪律和法律,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
12、玩忽职守:释义 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13、奉公守法: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14、令行禁止
释义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 《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15、廉洁奉公
解 释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3.纪律的名言警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
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
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
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马卡连柯
4.有关遵守纪律的名言警句遵守纪律的名言警句1、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2、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别林斯基3、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4、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思格斯 5、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新的纪律.——列宁6、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德7、没有纪律,就既不会有平心静气的信念,也不能有服从,也不会有保护健康和 预防危险的方法了.——赫尔岑8、要有必要的清规戒律.——毛泽东9、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佚名10、我们不能不仅靠人类内心爱自由来维护自由.——美.约翰·亚当斯11、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级.——英.莎士比亚12、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英.培根13、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德.黑格尔14、无道德则不能存在.——法.卢梭15、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任何事的权利.——法.孟德斯鸠16、法律永远不会产生伟大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德.席勒17、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德.黑格尔18、邪恶的法律是一种最坏的暴政.——英.伯克19、纪律是胜利之母.——俄.苏沃洛夫20、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5.我要有关纪律的谚语名言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 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 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 本文标签:中国,勇敢作自己成语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 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示例:长辈们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 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
2、中规中矩 【拼音】zhōng guī zhōng jǔ 【来源】庄子《逍遥游》 【解释】符合规矩,平平常常,甚至比较死板、拘泥。常含贬义。
3、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
4、严以律己:〖解释〗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5、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 释 循: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
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 处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6、安分守已 (ān fěn shǒu jǐ) 解释: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 7、规行矩步 发音 guī xíng jǔ bù 释义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
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8、坏法乱纪:释 义 破坏法制和纪律。 出 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9、鸡犬不惊: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10、俯首贴耳 〖解释〗俯首:低头。
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出处〗唐。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晚修纪律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晚修纪律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