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谚语中的文化

1.中法成语和谚语的文化差异

中国的谚语有: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可不算,不可全算。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赃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吃饭像条龙,做活像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打虎要力,捉猴要智。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弹琴知音,谈话知心。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痘要结,麻要泄。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多行不义必自毖。

恶人心,海底针。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蜂多出王,人多出将。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隔行如隔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狗急跳墙,人急悬梁。狗记路,猫记家。

姑娘讲。

2.如何学好法语俗语

首先需要了解法语的俗语究竟如何而来?通过对法语俗语的搜集整理,我们会发现即使法国和中国相隔遥远,但这些表达有一部分与中国的俗语在很多意象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这是因为它其实和汉语一样,也是人们对市井民情和文化风貌的反映与概括。而另一部分法语的俗语更多地来源于童话故事,就像中国的俗语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一样。我们把握住这两个原则,那么学习和记忆这些俗语将不是难事。

下面我们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如何更加有效的记忆法语的俗语表达。如我们常说的“放鸽子”,在法语中放某人的鸽子等同于放某人一个兔子,即“poser un lapin”; 形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法语就是“Parisnes'estpasfaitenunjour(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以卵击石”就是“C'est le pot de terrecontre le pot de fer(土罐碰铁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法语则形象的说成“Chat échaudécraintl'eaufroide(被热水烫过的猫连冷水都怕)”……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生活的道理本就是相通的,中国人和法国人对人生的感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表现在俗语当中,即使喻体不同,但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却是相同的。

另外我们了解法国俗语的来源对于理解和记忆这些表达更显重要。比如法国人说“Battre le chien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杀狗)”其实就是中文说得“杀鸡儆猴”。法语中的“Fauted'ne(一个标点符号使马丁丢了自己的驴子)”,解释成中文就是“大意失荆州”。再比如“pas de bras pas de chocolat”这一句在法语中是什么意思呢?单纯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就是“没有胳膊就没有巧克力”,大家一定觉得云里雾里。其实这句话来自于法国的一个传统黑色幽默:孩子问:“妈妈,我能吃巧克力吗?”妈妈回答:“可以,就在柜子里。”孩子又说:“可是我没有手啊。”妈妈说:“没有手就没巧克力。”所以这句俗语正确的翻译就是“算你倒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与中国的俗语一样,法国的俗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历史、童话或生活中的故事。

3.中法成语和谚语的文化差异

中国的谚语有: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可不算,不可全算。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赃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吃饭像条龙,做活像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打虎要力,捉猴要智。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弹琴知音,谈话知心。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痘要结,麻要泄。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多行不义必自毖。

恶人心,海底针。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蜂多出王,人多出将。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隔行如隔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狗急跳墙,人急悬梁。狗记路,猫记家。

4.如何学好法语俗语

首先需要了解法语的俗语究竟如何而来?通过对法语俗语的搜集整理,我们会发现即使法国和中国相隔遥远,但这些表达有一部分与中国的俗语在很多意象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这是因为它其实和汉语一样,也是人们对市井民情和文化风貌的反映与概括。

而另一部分法语的俗语更多地来源于童话故事,就像中国的俗语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一样。我们把握住这两个原则,那么学习和记忆这些俗语将不是难事。

下面我们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如何更加有效的记忆法语的俗语表达。如我们常说的“放鸽子”,在法语中放某人的鸽子等同于放某人一个兔子,即“poser un lapin”; 形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法语就是“Parisnes'estpasfaitenunjour(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以卵击石”就是“C'est le pot de terrecontre le pot de fer(土罐碰铁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法语则形象的说成“Chat échaudécraintl'eaufroide(被热水烫过的猫连冷水都怕)”……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生活的道理本就是相通的,中国人和法国人对人生的感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表现在俗语当中,即使喻体不同,但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却是相同的。 另外我们了解法国俗语的来源对于理解和记忆这些表达更显重要。

比如法国人说“Battre le chien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杀狗)”其实就是中文说得“杀鸡儆猴”。法语中的“Fauted'ne(一个标点符号使马丁丢了自己的驴子)”,解释成中文就是“大意失荆州”。

再比如“pas de bras pas de chocolat”这一句在法语中是什么意思呢?单纯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就是“没有胳膊就没有巧克力”,大家一定觉得云里雾里。其实这句话来自于法国的一个传统黑色幽默:孩子问:“妈妈,我能吃巧克力吗?”妈妈回答:“可以,就在柜子里。”

孩子又说:“可是我没有手啊。”妈妈说:“没有手就没巧克力。”

所以这句俗语正确的翻译就是“算你倒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与中国的俗语一样,法国的俗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历史、童话或生活中的故事。

5.有关英语俗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习语折射着英语语言民族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准确掌握英语中的习语, 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 从而更加准确、传神地使用英语。

一、引言 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它来自于普通百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是语言的精华、语言的缩影;语言是一个任意的符号系统,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习语的起源就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语言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习语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巨匠的精彩词句);语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恰好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义的习语包含比喻性词组、俚语、格言、俗语、谚语、典故等,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英语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语言增色不少。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习语承载着英语语言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并与它们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而对英语习语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掌握英语本族语者的真实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着的丰富而有趣的文化信息。二、英语习语中隐含的历史背景 1、罗马人的痕迹 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

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恺撒不顾一切,悍然率领军队渡过此河与庞贝决战。

在渡河时他说"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 表明义无反顾。过了河,他还烧毁了渡船,( burn the boats) 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好勇往直前, 打败了敌人。

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 cross the Rubicon( 渡过鲁比肯河) 喻意决定冒重大危险, 采取断然行动; burn one's boats( 烧掉自己的船) 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The die is cast. ( 骰子已经掷下) 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 再也不能改变。 2、条顿人的征服 条顿人, 即居住在西北欧的3个日耳曼部落, 他们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

约在公元449 年, 他们开始征服不列颠。他们的入侵给英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并最终形成盎格鲁-萨克逊语, 即现代英语的起源。

条顿人的征服对英语的影响是全面的, 起决定作用的, 从很多英语习语还可以找到条顿人征服的影子。如cut someone to the quick 意为"大伤某人的感情", quick 这里指"皮肉",这个解释源于古撒克逊语。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是"赴汤蹈火"的意思, 源自盎格鲁- 撒克逊时期的中世纪判罪法。 3、斯堪的纳维亚风暴 公元790年开始,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英国,并在英国大批定居,他们讲的是北日耳曼语, 是现在的瑞典语芬兰语挪威语冰岛语的前身。

在此后的二百年中,许多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北日耳曼语)的词语渗入英语词汇。据估计,现代英语中约有900个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的单词或构词成分。

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对英语的渗透特别深入。最常用的习语rain cats and dogs, 来自北欧神化: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主神是奥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cat)象征"雨",所以该习语喻指"狂风暴雨"。

4、诺曼底登陆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并建立了诺曼底王朝。这一事件对英国的影响巨大。

它使法语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同时,法国文化逐渐向英国社会渗透, 影响着英语及其习语。

如: return to one's mutton 原是直译自法国田园诗中的一句: 多情的男女牧羊人在牧场上谈情说爱、海阔天空,最终还得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羊群中来。因此,这一习语比喻"回到实际问题,言归正传"。

三、英语习语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 每种文化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习语恰恰包含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6.有关英语俗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习语折射着英语语言民族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准确掌握英语中的习语, 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 从而更加准确、传神地使用英语。

一、引言 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它来自于普通百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是语言的精华、语言的缩影;语言是一个任意的符号系统,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习语的起源就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语言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习语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巨匠的精彩词句);语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恰好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义的习语包含比喻性词组、俚语、格言、俗语、谚语、典故等,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英语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语言增色不少。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习语承载着英语语言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并与它们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而对英语习语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掌握英语本族语者的真实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着的丰富而有趣的文化信息。二、英语习语中隐含的历史背景 1、罗马人的痕迹 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

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恺撒不顾一切,悍然率领军队渡过此河与庞贝决战。

在渡河时他说"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 表明义无反顾。过了河,他还烧毁了渡船,( burn the boats) 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好勇往直前, 打败了敌人。

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 cross the Rubicon( 渡过鲁比肯河) 喻意决定冒重大危险, 采取断然行动; burn one's boats( 烧掉自己的船) 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The die is cast. ( 骰子已经掷下) 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 再也不能改变。 2、条顿人的征服 条顿人, 即居住在西北欧的3个日耳曼部落, 他们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

约在公元449 年, 他们开始征服不列颠。他们的入侵给英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并最终形成盎格鲁-萨克逊语, 即现代英语的起源。

条顿人的征服对英语的影响是全面的, 起决定作用的, 从很多英语习语还可以找到条顿人征服的影子。如cut someone to the quick 意为"大伤某人的感情", quick 这里指"皮肉",这个解释源于古撒克逊语。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是"赴汤蹈火"的意思, 源自盎格鲁- 撒克逊时期的中世纪判罪法。 3、斯堪的纳维亚风暴 公元790年开始,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英国,并在英国大批定居,他们讲的是北日耳曼语, 是现在的瑞典语、芬兰语、挪威语和冰岛语的前身。

在此后的二百年中,许多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北日耳曼语)的词语渗入英语词汇。据估计,现代英语中约有900个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的单词或构词成分。

斯堪的纳维亚各族语言对英语的渗透特别深入。最常用的习语rain cats and dogs, 来自北欧神化: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主神是奥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cat)象征"雨",所以该习语喻指"狂风暴雨"。

4、诺曼底登陆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并建立了诺曼底王朝。这一事件对英国的影响巨大。

它使法语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同时,法国文化逐渐向英国社会渗透, 影响着英语及其习语。

如: return to one's mutton 原是直译自法国田园诗中的一句: 多情的男女牧羊人在牧场上谈情说爱、海阔天空,最终还得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羊群中来。因此,这一习语比喻"回到实际问题,言归正传"。

三、英语习语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 每种文化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习语恰恰包含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7.常见的法国谚语有哪些

1。

donner sa langue au chat langue de chat 法语基础入门谚语介绍。玩猜迷游戏,猜不出来,他会说“我把我的舌头交给猫”,即放弃努力;但如果他问你要不要“猫舌头”,别误会以为他有了灵感,因为那只是一种舌状小饼干。

2。 quand le chat n"est pas là les souris dansent 法语学习:即“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法国人说得较通俗:“猫儿不在,耗子在家跳舞”。

3。 il fait un froid de canard 法语学习:外面天气冷得发抖,他们说“天儿冷得跟鸭子似的”。

4。 tourner sept fois sa langue dans la bouche avant de parler 法语基础入门学习:法语里“舌头”和“语言”是一个词。

说三思而后言之,他们要你“把舌头在嘴里转够了再说”。 5。

c"est bleu c"est un conte bleu 法语学习:我们中国人说一件事干不成是“黄了”,法国人讲一件事快办成时说“这事儿蓝了”,但如果说“这个传闻是蓝色的”,那肯定是海外奇谈。 6。

casse-tête chinois c"est du chinois 法语基础入门学习:中国文化在法国人眼里莫测高深,什么东西他们一旦玩不转或搞不清楚,一定会说这是“伤脑筋的中国玩艺儿”,所有听不懂的干脆说“这是中国话”。 7。

avoir les chevilles qui enflent casser les pieds à quelqu"un c"est le pied 法语基础入门学习:法国人被人夸奖时会说“我的脚脖子肿起来了”,你千万别建议他去看医生,他只是在谦虚,类似“不敢当”或“过奖了”。 如果脚踝骨名声还不错的话,脚可是泾渭不分。

说“某人伤了我的脚”,就是说那人很讨厌。而如有人高高兴兴地说“这是脚!”,他的意思相当于北京话的“没治了!” 8。

avoir des fourmis dans les jambes mon oeil! mettre son nez dedans; de bouche? 法语学习:“腿上有蚂蚁”是说腿发麻;"我的眼睛!:谁信?!“把我的鼻子放进去”:好好看一看“从嘴到耳”:一传十,十传百。 9。

mettre de l"eau dans son vin retirer à quelqu"un le pain de la bouche casser la cro?te 法语学习:法国人最引以为荣的三样东西是葡萄酒、面包和奶酪,可见其对饮食的重视。 他们喝葡萄酒从来不加水。

如果有人说要“在酒中掺水”,他的意思是让自己平静下来。法国人吃的面包是硬皮面包,如果整整一天没有面包吃,那么这一天就长得难以想象了;要是有人“从别人嘴里抢走面包”,那就无异于抢人家的饭碗;“掰碎面包皮”就是随便吃一点。

10。 faire un fromage de qqch。

fromage de soja 法语基础入门学习:奶酪的话,有人说一年有多少天,法国的奶酪就有多少种;“把某事做成奶酪”说的是这事儿大有文章可做。据说有这么个故事:法国某餐馆中,有美中法三人在一起用餐。

席间美国人在他的红葡萄酒中加了很多水;中国人吃掉了面包芯,留下了所有的面包皮;法国人目瞪口呆之下,本该点奶酪,却向侍者要了豆腐——豆腐在法文中称为“大豆奶酪”。 11。

je t"aime je t"aime beaucoup 法语基础入门学习:关于“热爱”、“喜欢”和“爱恋”的说法,法文中通通是一个词。 如说爱,那么很简单地说“我你爱”(法文宾语代词在动词之前);要注意的是如你想表达“我喜欢你”,千万记住要说“我爱你很多”,否则将造成误会。

原来多爱了那么一点就已经不是爱情了。 。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法语谚语中的文化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法语谚语中的文化》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法语谚语中的文化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线上考试APP操作说明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线上考试APP操作说明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1/5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

官宣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 2022/1/5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2022/1/5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舞蹈编导(师范)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舞蹈编导(师范)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2022/1/5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考生应试须知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考生应试须知
江苏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2022/1/5

湖北美术学院2022年湖北省绘画设计类校考报名公告

各位考生:欢迎报考湖北美术学院!现将我校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简称“校考”)湖北省绘画设计类报名事宜公告如下:一、考试安排考生省份类型现场考试时间报名时间考点(地址)湖北省绘画设计类2022年1月15日至16日1.网上报名:2022年1月4日上午10:00开始---1月6日下午17:00截止;2.初选资格查询:2022年1月8日以后;3.网上缴费:2022年1月9日上午10:00开始---1月11日下午17:00截止(备注: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2022年1...
湖北美术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湖北美术学院 2022/1/5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1/5

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在黑龙江省艺术类专业校考的通知

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在黑龙江省艺术类专业校考的通知
哈尔滨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1/5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初试合格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初试合格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类专业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 2022/1/5

内蒙古2022音乐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时间:2021年12月30日

内蒙古2022音乐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内蒙古音乐联考成绩查询已于2021年12月30日开通。
2022内蒙古音乐联考查分开通时间
内蒙古音乐统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2内蒙古音乐联考查分开通时间 2022/1/5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保送生招生信息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2022/1/5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保送生招生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2022/1/5

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江汉大学,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江汉大学,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