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有做意思的3个字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6
1.常用的三字俗语有哪些
动物喻人的三字熟语1.瓮中鳖:指落入绝境,难以逃脱的人。
2.跟屁虫:指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毫无主见的人。 3.糊涂虫: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4.可怜虫:指受人鄙视的可怜的人。 5.应声虫:指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人。
6.寄生虫:指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的人。 7.人中凤:指出类拔萃的优秀之人。
8.落水狗:指失势的坏人。 9.癞皮狗:指死皮赖脸,卑鄙无耻的人。
10.看门狗:指讨好主人,甘当奴才的人。 11.哈巴狗:指驯服的奴才。
12.缩头龟:指胆小怕事的人。 13.吸血鬼:指残酷欺压榨取人的人。
14.纸老虎:指貌似强大,实则软弱的人。 15.笑面虎:指外表和善,心地凶残的人。
16.母老虎:指凶悍泼辣,蛮横无理的妇女。 17.拦路虎:指制造障碍,阻挡前进的人。
18.铁公鸡:指爱财如命,一毛不拔的人。 19.落汤鸡:指浑身湿透,十分狼狈的人。
20.狐狸精:指专事迷惑人的女人。 21.白眼狼:指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人。
22.老狐狸:指阴险狡诈,老奸巨猾的人。 23.变色龙:指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
24.独眼龙:指瞎了一只眼睛的人。 25.癞蛤蟆:指肮脏丑陋的人。
26.千里马:指才能出众,有所作为的人。 27.三脚猫:指技艺不精,一知半解的人。
28.偎灶猫:指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人。 29.出头鸟:指表现突出,才能出众的人。
30.比翼鸟:指恩爱夫妻。 31.笼中鸟:指身受束缚,失去自由的人。
32.孺子牛:指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33.老黄牛:指勤恳工作,任劳任怨的人。
34.丧家犬:指失去靠山,到处乱窜的人。 35.蓬间雀:指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
36.地头蛇:指独霸一方,欺压人民的人。 37.美女蛇:指外貌美好,内心奸诈的女子。
38.过街鼠:指人人痛恨的坏人。 39.井底蛙:指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的人。
40.丑小鸭:指外表丑陋,实际大有前途的人。 41.替罪羊:指代人受过或替人受罪的人。
42.领头羊:指居于领先地位,率领别人前进的人。 43.无头蝇:指行动忙乱,目的不明的人。
44.旱鸭子:指不会游泳的人。 45.夜猫子:指喜欢晚睡,深夜工作的人。
唱白脸: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和稀泥:比喻调和纷争,多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吃小灶:比喻享受特殊照顾。
闯红灯: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打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
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挤牙膏:比喻说话不爽快,经别人一步一步追问,才一点一点地说。
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泼冷水:比喻挫伤别人的兴趣和积极性。 捋虎须: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捋:抚摸。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进行讹诈。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打冷枪:在人没防备时开枪射击,比喻暗中伤人。
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翻老账:指发生矛盾时提起从前发生的事情,纠缠对方过去所犯的错误。
滚雪球: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过电影: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
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打闷棍:乘人不备,用棍打昏,掠夺财物。
比喻攻击别人且使人无法申辩。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挑大梁:指在一个单位担任重要职务、任务,发挥重要作用。 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捂盖子:比喻利用职权掩盖内部存在的矛盾斗争或坏人坏事。 走过场:比喻做事敷衍了事,搞形式主义。
撂挑子:比喻甩下应负责的工作,不干了;主动辞职。 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露馅儿: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跌眼镜:指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令人感到吃惊。
打秋风: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权势,招摇撞骗,收受贿赂。 打埋伏:比喻隐藏物资、人力或隐瞒问题。
也指事先隐藏起来,待时行动。 一言堂: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和行动。 大气候: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定心丸: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高姿态: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
小儿科:比喻胸襟狭窄或吝啬的行为,或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夹生饭:本意为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情,或开头没解决以后也很难解决的问题。
绵里针: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
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迷魂汤:喻迷惑人语言或行为。
马后炮: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无济于事的人。 试金石:比喻精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口头禅:指经常挂在口头而毫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败家子: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半瓶醋: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
绊脚石。
2.三字俗语挨烙铁 安乐窝 熬曰子 八股调 八面风 八面光 巴不得 拔钉子 拔尖儿 白费劲 摆架子 摆擂台 摆摊子 摆阵势 半边天 半吊子 绊脚石 包饺子 保护伞 宝葫芦 暴发户 背包袱 背时鬼 比翼鸟 笔杆子 闭门羹 避风港 避风头 变口风 变色龙 变戏法 别难过 并蒂莲 不成器 不出息 不打眼 不大离 不倒翁 不二价 不服气 不服软 不公道 不够格 不开眼 不老实 不乐观 不留神 不露脸 不买账 不明白 不内行 不认账 不识相 不争气 不正派 不中用 操左卷 差不多 拆墙角 掺沙子 尝辣椒 唱反调 唱高调 唱老调 吵窝子 车轮战 扯后腿 撑门面 成气侯 吃包子 吃不开 吃不消 吃不准 吃得开 吃豆腐 吃独食 吃老本 吃排骨 吃甜头 吃现成 吃鸭蛋 抽懒筋 抽冷子 丑八怪 出岔子 出风头 出口气 出漏洞 出门子 出气筒 出外快 出洋相 触霉头 传声筒 串鼻子 吹风儿 吹鼓手 吹冷风 刺耳朵 催命鬼 搭碴儿 搭架子 打把式 打把势 打保票 打补丁 打地盘 打疙瘩 打官腔 打官司 打光棍 打哈哈 打饥荒 打江山 打交道 打烂仗 打擂台 打埋伏 打闷工 打闷雷 打秋风 打算盘 打天下 打先锋 打牙祭 打哑谜 打掩护 打游击 打圆场 打招呼 打嘴巴 大包单 大帽子 戴帽子 当后台 当门面 当枪头 当跳板 当尾巴 倒插门 倒胃口 导火线 等于零 地头蛇 点鬼火 垫脚石 掉份子 掉枪花 掉书袋 吊膀子 跌跟头 顶梁柱 定调子 丢包袱 丢饭碗 丢面子 东道主 动肝火 兜圈子 抖包袱 独角戏 堵漏洞 堵窝掏 端架子 对台戏 对胃口 耳边风 耳朵沉 耳朵软 二把刀 发神经 翻白眼 翻老账 犯牛劲 放大炮 放空气 放口风 放冷风 放冷箭 放冷炮 。
3.请写出几个三个字的成语、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3、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4、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
后称交友不嫌贫贱。 5、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6、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7、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8、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9、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10、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 11、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12、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3、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14、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15、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16、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
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17、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
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8、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19、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20、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也比喻小心珍护。 21、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
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22、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23、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24、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25、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26、鸟兽散:人群象鸟兽般一哄而散。 27、牛马走:本意是指在皇帝前如牛马奔走的人。
常用作自称的谦词。 28、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29、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30、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
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到手即可抛弃。 31、敲竹杠: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
32、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33、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
后来亦借以形容柔软。 34、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35、狮子吼: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36、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
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37、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38、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与事实并不相合。
39、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40、一窝风: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41、一言堂:原来是旧时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用以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42、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43、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
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44、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5、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的正直。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了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4.谚语说3个看看吧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3个有做意思的3个字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3个有做意思的3个字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