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谚语的地位

1.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一百字左右)

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简洁精辟,多由四字组成,如“有声有色”;也有三字或四字以上的,如“桃李满天下”、有志者事竟成”等,反映、表现出缤纷多彩的人文世界,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天文、

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其中蕴涵着民族文化各类思想

和行为的趋向和准则,是汉民族文化心态的生动、可感的写照。

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成语的形式。比如汉语成语大多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并且较普遍地使用表示虚指意义的数词。在内部结构上,成语大多以单音词为主,各成分之间讲究对称。从语音上看,成语内部各成分讲究平仄、重叠、叠用等等,这些形式上的特点与汉语的历史、汉文化的制约是分不开的。

汉语文化可以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发面讨论。

(一)汉语成语与汉民族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范畴比较广,它包含汉族人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所谓观念文化、制度文化是指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在观念文化影响下,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制度等等。

1.汉语成语对儒学的集中体现

2、汉语成语对道、佛两种文化的体现

3、成语对汉族制度文化的全面展示

4、汉语成语对汉民族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艺术形式的全面反映。

(二)汉语成语与汉民族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比,是比较具体直观的,是汉人长期生产与生活经验的积累。与精神文化那种深层次的文化相比,物质文化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也是一种表层文化。不少成语直接反映了汉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成语的选材必然集中于汉人所熟悉的事物,山川地理与园林、宫室建筑、服饰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器物、动物等等,都是汉文化中所固有的,它们反映了汉民族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

2.成语在我国历史中扮演着什么样的地位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3.我们国家的谚语起源于什么时候

我们国家的谚语、俗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劳动、生活丰富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 结,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世代相传、妇孺皆知的这些谚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不仅语句鲜活灵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民间谚语蕴含了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是永远绽放的智慧之花,五彩缤纷。我国谚语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范围之大、历史之久、运用之广泛,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步的。

这些谚语,像满天星斗,难以数计,仅见于清代《古谣谚》从古籍中辑录来的已近3000条;而在有清以后形成和整理出的新谚,恐怕就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了。而在历史上,从东汉的崔寔、宋代的周守忠、明代的杨升庵到清代的杜文澜,以至民国以后史襄,都有过对谚语的归纳与整理。

4.中国的俗语和谚语有哪些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 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 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博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博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博仙:道教传说中的博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

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

5.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你好!

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民间文学中窥见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高尔基说:“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拉法格是马克思的学生,也是他的女婿,后来成为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他说:民间文学是人们的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已和朋友,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的备忘录。所以说,民间文学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在早期的各种神话、史诗,形象地传递着史前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这种都以其特有的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与执着,表现出了无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阶级社会出现以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以及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与一般专业作家文学相比,在这一点上,民间文学有其独特性。由于它的作者人数众多和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更广泛、深切和精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许多民间谚语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作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

民间文学的研究民间文学是国家、民族中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对民间文学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民间文艺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的探索和阐明,或对它的历史进行清理和论述。近年来,学术界把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予科学的探索和确当的叙述,给予民间文学以应有的地位。

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与文化史以及文化学的关系,同样是密切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的探究、叙述应该以世界的或民族的整个文化为对象。要叙述一个国家的文化史或文化学,决不能抛掉民间文学这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物,否则,不仅概括不周全,还可能影响到对整个文化现象评价和叙述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中国谚语的地位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中国谚语的地位》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中国谚语的地位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线上考试APP操作说明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线上考试APP操作说明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常州大学2022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考考试须知
常州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 2022/1/5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1/5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

官宣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 2022/1/5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2022/1/5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舞蹈编导(师范)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舞蹈编导(师范)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2022/1/5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考生应试须知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书法学专业校考考生应试须知
江苏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苏师范大学 2022/1/5

湖北美术学院2022年湖北省绘画设计类校考报名公告

各位考生:欢迎报考湖北美术学院!现将我校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简称“校考”)湖北省绘画设计类报名事宜公告如下:一、考试安排考生省份类型现场考试时间报名时间考点(地址)湖北省绘画设计类2022年1月15日至16日1.网上报名:2022年1月4日上午10:00开始---1月6日下午17:00截止;2.初选资格查询:2022年1月8日以后;3.网上缴费:2022年1月9日上午10:00开始---1月11日下午17:00截止(备注: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2022年1...
湖北美术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湖北美术学院 2022/1/5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1/5

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在黑龙江省艺术类专业校考的通知

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在黑龙江省艺术类专业校考的通知
哈尔滨师范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2/1/5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初试合格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初试合格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类专业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 2022/1/5

内蒙古2022音乐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时间:2021年12月30日

内蒙古2022音乐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内蒙古音乐联考成绩查询已于2021年12月30日开通。
2022内蒙古音乐联考查分开通时间
内蒙古音乐统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2内蒙古音乐联考查分开通时间 2022/1/5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保送生招生信息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2022/1/5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保送生招生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保送生招生简章 2022/1/5

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江汉大学,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 江汉大学,江汉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2022/1/5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