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要常动脑的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6
1.形容人动脑的成语
【颠头簸脑】:diān tóu bǒ nǎo,头部上下晃动摆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贼头贼脑】:zéi tóu zéi nǎo,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作定语、宾语;指人的长相。
【猴头猴脑】:hóu tóu hóu nǎo,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作定语;用于儿童。
【摇头晃脑】:yáo tóu huàng nǎo,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的神态。
【无所用心】:wú suǒ yòng xīn,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动脑筋。
【倔头强脑】:juè tóu jiàng nǎo,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言行。
【呆头呆脑】:dāi tóu dāi nǎo,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作状语、定语;指愚笨。
【鬼鬼祟祟】:guǐ guǐ suì suì,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行动。
【行尸走肉】:xíng shī zǒu ròu,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走肉行尸】:zǒu ròu xíng shī,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走骨行尸】:zǒu gǔ xíng shī,走骨: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骨骼;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行尸坐肉】:xíng shī zuò ròu,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坐肉: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搬斤播两】:bān jīn bō liǎng,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作谓语、定语;指盘剥克扣。
【有心人】:yǒu xīn rén,有某种想法,肯动脑筋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笨手笨脚】:bèn shǒu bèn jiǎo,形容动作不灵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灵活。
【行尸走骨】:xíng shī zǒu gǔ,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同“行尸走肉”。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2.形容动脑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动脑的成语有:忧深思远,殚精竭虑,思前想后,千思万虑,冥思苦想。
忧深思远 【yōu shēn sī yuǎn】
含义为:深刻忧虑2113,长远5261打算。
造句:作为老板,他任何事情都是忧深思远。
殚精竭虑 【dān jīng jié lǜ】
含义为: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造句:这个项目的工程师们殚4102精竭虑,耗费了多年时间,终于完成了。
思前想后 【sī qián xiǎng hòu】
含义为: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造句:对这1653件事情他思前想后的琢磨了好久。
千思万虑 【qiān sī wàn lǜ】内
含义为:意为反多方面复思考。
造句:她做出这个决定真是千思万虑了。
冥思苦想 【míng sī kǔ xiǎng】
含义为:指绞尽脑汁,苦思苦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造句:经过一容整天的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计策。
3.1、形容要掌握过人的本领,就必须勤学苦练的谚语或者歇后语 2、形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明·冯梦龙辑《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公子自思:“可怎么处他?”走出门来,只见大门上挂着一联对子:“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我公公作下的对联。他中举会试,官到侍郎。后来咱爹爹在此读书,官到尚书。我今在此读书,亦要攀龙附凤,以继前人之志。”又见二门上有一联对子:“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后来成为民间俗语,改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二: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
黄蘖(niè)《上堂开示颂》
唐·黄蘖(niè)禅师《上堂开示颂》
〔今译〕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赏析〕这是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的格言诗。关于梅花,宋范成大《梅谱·前序》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见,作者用梅花来象征一种精神,这象征本身已包含某种哲理;倘再就其经受的“彻骨寒”与最终获得的“扑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则作为喻体的“梅花”,更寄寓着另一层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门禅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诗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说出了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也是这两句诗极为有名,屡屡被人引用,从禅宗诗偈成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原作〕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
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后即以“铁杵磨成针”、“铁棒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222打破沙锅问到底。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形容要常动脑的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形容要常动脑的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