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云南高考招生简章
2015/3/6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唯一遗脉
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百所重点建设大学
云南省唯一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学 校 简 介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合组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现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与云南省政府共建高校,为云南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000亩,下设25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拥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中国-老挝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中国面向周边国家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云南华文学院设立学校、云南纪检监察学院设立学校。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等13种专业硕士。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5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其次,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1人、中国杰出人文社会学家1人、国家队教练员3人、国际级裁判员3人、各类国家级裁判员20余人。
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方向。学院设有4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1个艺术学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拥有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有1个云南省优势特色建设学科——体育学。2014年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研获奖近100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其中游泳运动健儿王晓福、李鹏、王家超等同学在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残奥会听障奥运会上获得多项冠军;我院张娴同学入选中国女排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屡获佳绩。
一、培养目标和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运动训练和竞赛、竞技运动科研、竞技运动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在专业或职业运动队,各类体育院校、高等院校运动队等单位从事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从事武术(武术套路和散打)、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学分后,颁发云南师范大学毕业证书,授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
1.运动训练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竞赛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及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武术、散打等运动专项技术课。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竞赛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保健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等专项理论与技术课。
二、招生计划和项目
招生专业 |
计 划 |
项 目 |
运动训练 |
50人 |
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体操、摔跤、拳击。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
50人 |
武术套路、散打、中国式摔跤(不接受其他项目报名)。 |
三、报考须知
(一)招生性质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经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学制四-六年,实行弹性管理,文化考试由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组织实施,体育专业考试在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指导和监督下由云南师范大学组织实施。
(二)招生对象
我校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在役和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以及具备招生专业项目的国家二级(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体育人才。
(三)报考条件
1.符合2015年高考报名条件;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4.具备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
5.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