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单独招生简章(6)

江苏高职单招
2015-1-19 14:34:24 文/冉冬
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南京仙林大学城,与羊山公园仅一路之隔,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校园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湖水清澈宁静,花鸟相映成趣,是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佳地。校园网络WIFI全覆盖,宿舍有独立卫生间、配备空凋和风扇,生活运动设施齐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建有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工业中心,有实验室179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江苏省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江苏智能传感器网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馆藏图书百万册。
8.这里拥有年发放总额千万元以上完善的奖贷助学保障体系!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制度,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黄炎培奖学金、三好学生、特别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二十余种各级各类奖助学金,最高奖项为8000元/人,年发放奖金总额1000万元以上。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优先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并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紧急援助等形式帮助其完成学业。
9.这里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强,这里的学生很出彩!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84个,学校参加全国高职院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0项,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连续四届成为大赛获奖面最广,获奖数最多,获一等奖数最多的学校,连续四年获一等奖数占全国一等奖数20%。2014年,在“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我校三件作品分别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是参赛成绩最好的学校,特等奖作品:“3D机械手示教系统”被全国科普日主办单位邀请,参加北京主场展示活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同堂展示,作品得到了刘云山、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点关注。近三年,学生共申报专利250项,授权154项(其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项目58项)。2012届毕业生云曙先,在校期间共申报9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授权,被《光明日报》称为“高职院的科创达人”。据统计,我校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率达到4.2%。
10.这里合作的单位有近千家,这里的毕业生很抢手!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就业基地遍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拥有长期合作单位650余家,如上海铁路局、南京地铁、上海大众、南钢集团、徐工集团、8511研究所、724所、55所、中电熊猫、金城集团、南京轻机集团、南京奶业集团、南京卷烟厂、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南京自来水公司、苏宁电器、施耐德电气、中电电气、三菱电机、扬子江药业集团、恒瑞药业、南大富士通等。学校每年组织近千家单位进校招聘,提供岗位13000多个,生均可选岗位3个以上。学生的升学途径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和海外本科直通车,学生可自行选择不同途径进行深造,每年有1000多名学生通过专转本、专接本的方式进入到本科阶段学习,2014年专转本共录取375名,其中公办本科195名。学校还在校内建立了2800多平方米大学生创业园,可同时为300多名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免费供学生创业。
2015年单独招生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制:3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电一体化自动机械制造与应用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通用机电设备、轻工机械设备制造与应用企业的设备设计制造、装配调试、操作维护、维修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气与PLC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信号检测与转换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智能仪表装调与维修、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自动机与自动线、模块化生产线控制、典型产品拆装与测绘综合实训、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训、机电综合实训、设备电气控制综合实训、企业实习、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综合实训、顶岗实践与毕业项目、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等。
就业方向:
自动生产线操作维护、装配调试、设计制造、维修管理人员、机电一体化相关元器体、功能部件、机电一体化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销售与的术服务理人员、自动机械的技术改造人员。
实验实训条件:
拥有产品设计与制造实训室、PLC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机电传动实训室、机电传感实训室、自动机装调实训室、自动机与自动线综合实训室、自动线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机器人制作与创新实训室组成的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实训室总面积达1800m2,设备总资产达900余万元。
主要就业单位:
上海铁道总公司;上海大众;中国南车集团;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高速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空军南京航空四站装备修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