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医院年度工作总结(4)

医院工作总结
2011/12/8
今年,医院加大新农合政策执行力度,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原则,认真贯彻基本药物制度,努力提高报付率,严格要求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对自费药品和自费检查项目必须经病员签字确认方可运用,使病人的知情权得以保证。严格执行县农合办规定的“三限”原则。对参合病员的用药情况规定了比例,全力维护患者利益;强化相关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在票据审查上,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一视同仁,确保医保基金不流失、不套取。其次是严格规范管理。制作了药品价格公示栏及宣传栏10余块,并做到及时公示,确保病员的知情权,使党的惠民政策惠及每一个病人。全年共为7,225人次住院医保病员报销医药费用3,153.9万元,为10,971人次住院农合病员报销医药费用3,942.2万元,报付比例较上年度大幅度提高。
(三)突出重点,优化流程,确保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1、积极倡导人性化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想方设法提供便民措施。
为了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我院换位思考,先后推行了多项便民措施,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医院投诉明显减少,信访表扬明显增多。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县人民医院年度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一是不断优化病人就诊流程,新开通了门诊电子处方取药系统;购买了钼靶机,对于乳腺肿瘤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病员负担起了积极作用;b超室启用了第二台b超机;胃镜室实行周末不休等措施,进一步方便了患者就医,营造了快捷、合理、有序的就诊环境。二是进一步优化专家门诊,新组建了门诊护理组,增设了门诊输液室,充分发挥我院综合医院的优势,完善患者输液环境,满足就诊患者要求。
2、培训力度不断加强。
我院根据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具体要求,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三基”培训与考核。积极利用华西医院远程教育系统,开展业务讲座,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是采用请进来讲课,开展“三基”培训、考核,加强业务学习,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每年选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三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鼓励职工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四是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来促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展。今年,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讲课8次,参加各种短期学习班168人次,组织业务学习12次,远程学习200余次。职工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5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1篇。外出进修学习17人次。接收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实习生和遂宁卫校、万州卫校、成都铁路卫校实习生共265人。各类人员健康体检13,500多人。省级科研课题、市级科研课题各一项,县级科研课题2项。
(四)、强化措施,进一步调整收入结构,严格控制药品比例。
近年来,我院积极进行收入结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调整,严格控制药品比例,提高收入含金量,增加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使患者以最低的费用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一年来,我们将部分价格高,有普通药可以替代的新药品种清理出药架,对使用量大、金额多的药品进行了招标采购,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让利于病人。同时严格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纠正滥开检查、开大处方的行为,制定了以常用药物为主的《基本用药目录》,在用药结构和用药范围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控制,建立临床用药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高档药品的使用,使药品比例持续下降,有效控制了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较好地实现了医院经济“软着陆”,医院财力明显增强,经济状况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社会对医院价格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三、科学应对,全力防控,彰显社会责任
(一)沉着应对,妥善处理公共卫生事件。
在今年“手足口病”和“红眼病”防控、金华车祸救治工作中,医院启动了应急预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实行专家组会诊制度。特别是在红眼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医院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一是建立领导组织,明确任务。及时制定《红眼病防治工作预案》,医院领导多次组织现场办公,促进工作落实,并接受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多次督导。二是抓好培训工作,开展技术演练。医院组织专业医疗救治专家到省厅接受培训,并对全院医护人员特别是重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讲座,使医护人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三是规范发热门诊,按照标准完善预检分诊、护送病患等流程,最大限度方便病人,最大限度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县人民医院年度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